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报价虚高 ●隐性强迫●行程商业 ●监管乏力
假期游学有点儿乱
作者:张文 莫梓芫
图片


  这个寒假,你去游学了吗?刚刚开学,不少中小学生之间都会交流这个话题。
  近几年,海外游学风气日盛,每至寒暑假期,一张张游学宣传单所描画的图景,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却令家长无可奈何。如果说商业机构的诱惑尚可抵御,由学校出面组织的游学活动则叫人难以说“不”。

学校报价高于市场价格

  “10多天的时间,4万元的费用,加上孩子在国外购物,5万多元就这么没了。”赵女士的儿子在四川省成都市一家私立中学读高一,寒假刚参加完学校组织的美国游学活动。“去之前老师说对英语口语帮助会很大,等孩子回来我一问,他在国外跟外国人都没说上几句话,这算什么游学?”
  相比于商业机构,学校出面组织,又是教师带队,家长很容易被“绑架”。即便这些活动均打着“自愿参加”的名号,但学校所特有的氛围压力,形成了一种“隐性强迫”。“孩子吵着要参加,说是班上好多同学都参加了。”赵女士有点无奈,孩子的攀比心理还好说,就怕不参加会影响教师对孩子的印象。
  一经比较就会发现,只要冠以“游学”的名头,报价一般就会高于类似线路的旅游项目,而学校组织的活动价格还会更高一点。“我们的价格自然比学校组织要优惠,其实很多学校是跟我们合作的,我们直接负责联系游学的部分。”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以目前最紧俏的美国线路为例,天津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扬在寒假里参加了游学冬令营,为期15天,费用4万元,住宿在美国家庭,行程包括访问名校、英语授课等内容,以及游览迪士尼乐园等娱乐项目。有旅游业人士表示,类似线路旅行社的报价一般为2.5万—3万元。不过,有教师反驳说,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没有购物和自费活动,所以价格自然高一点。

看似内容多实际成本低

  如今,为保障学生安全、害怕承担责任,很多学校连春游、运动会都会取消,为何对风险更大的出境游学如此热衷?
  一位资深旅游中介人士表示,国外游学这些年之所以越来越火,背后隐藏的是丰厚的利润。“游学线路包括的内容通常会显得很丰富,但实际上成本很低。”据他透露,游学的特色在于参观很多国外高等学府和著名人文景观,但在国外,这些地方几乎不收门票,如果不雇用当地导游,在这方面成本几乎为零。很多游学机构跟国外的大学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就是把孩子们带到那里晃一圈,随便讲讲人尽皆知的一些历史,之后就走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由学校来组织游学,远比“单打独斗”的散客团更有号召力。成都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透露,他所在的旅行社从前年开始同时和3所学校合作,每一年的寒暑假游学项目都能顺利招满学生。而上海某旅行社负责人更坦言,由于利润空间巨大,一些旅行社或教育机构为求合作,或给教师免费出国的指标,或给学校领导“返利”,或与学校分成利润。

多重责任交叉形成监管盲区

  2012年5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规定对营利的界定模糊,学校很容易打擦边球。目前,学校组织境外游学或者交流既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也无专门的监管部门和机制。
  由于无章可循,海外游学难免出现糊涂账。一位留学中介的市场经理透露,游学市场目前没有行业规范及市场准入等要求,有办理出入境资质的公司基本上都可以做,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也通过合作等形式开展业务。“招生是一家公司,最终签协议、执行项目的却是另一家公司。”至于学校是否对合作机构的资质进行过认真审查,根本没有人去监管。据报道,有教委方面负责人表示,学校组织的这种游学一般是和旅游公司合作,不属于学校的经营范围,属于企业行为,教委无权为旅游公司制定规则。
  针对这一监管盲区,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认为,在我国,国民教育以外的教育由家庭负担,这容易形成高价市场。“应该由旅游和教育部门协同制定一套规范游学的标准,严格筛选有资质的社团并定期进行资格审查。” (张 文 莫梓芫)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假期游学有点儿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