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石家庄:六大问题最堵心
作者:李建


    ■本报记者 李 建

  买车时车商加价,提车日却遥遥无期;加价800元买原厂导航,装上的却是副厂导航;去年7月25日购买的汽车,到当年9月16日商家仍未提供车辆合格证,导致迟迟上不了牌……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消协了解到,随着购车热持续升温,涉及汽车投诉数量也随之增加。据该会日前公布的2012年度投诉热点显示,2012年河北全省消协收到汽车投诉293件,投诉主要集中在汽车质量差,影响行车安全;售后服务拖延,维修承诺不兑现;汽车保养收费高、不透明等。而汽车出现问题后,不论毛病大小,都是以修为主,最令消费者不满。

  来自石家庄市工商局的信息也显示,全市汽车类产品申诉量快速攀升。自2012年1月1日以来,仅石家庄市12315指挥中心就受理汽车类申诉317件,比上年同期增长57.7%,其中售后服务问题161件。
  据石家庄市工商局消保处处长张贺光介绍,汽车引发的消费者申诉现象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售后服务问题。当消费者的车辆出现故障到4S店维修时往往会出现配件不全或者维修多次故障无法排除等情况。另外还存在某些售后服务机构以副厂配件冒充原厂配件高价提供给消费者的现象。
  二是购车订金问题。一方面是4S店收取订金后无法按照承诺提供车辆。另一方面消费者交纳“订金”后由于自身原因不再购买汽车,多数商家不退“订金”。
  三是商家延后提供车辆合格证。部分汽车经销商迫于流动资金压力,通过向银行质押新车合格证的方式获取贷款。该做法导致新购车辆不能正常上牌,使消费者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四是商家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消费者买车后会被告知必须在商家处购买交强险或者全险,否则不提供车辆或加价提供车辆,商家的行为涉嫌强制消费。
  五是换车、退车问题。很多消费者刚购买的车辆就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行驶过程中出现大故障导致车辆无法继续使用,或者故障经过多次维修无法排除。
  六是销售宣传不切实际。油耗的理论值与实际油耗相差很大;有的经营者未如实告知车主正确的保养周期、里程等,造成消费者养护车辆成本增加。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4 版:中国汽车消费市场3·15年度报告·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石家庄:六大问题最堵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