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填报高考志愿:在纠结中抉择
作者:胡军 一文
图片


    应届高考生在填报志愿 asianewsphoto/陈仕川

■本报记者 胡 军
  我国有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的陆续公布,高考志愿成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最近,一则有关高考志愿的网帖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热议:“高考填志愿了,‘211’‘985’都是浮云,有空调才是硬道理。”说起高考志愿,家有高考生的北京家长陈先生的话颇具代表性:“这个调侃的帖子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家长和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的纠结心情。现在,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认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方面体现出了更多的功利性,而不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这说明现在的大学专业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指导越来越弱了。”
  
有多少志愿能体现个人意愿

  得知自己高考考了670分,北京考生小陈并没有过多的惊喜,相反有些失落。他对记者说:“我把分数估低了,原来预估也就能考620分左右,所以志愿没报好,如果再估准一点的话,应该可以报更好一点的学校。”据了解,今年北京市的高考分数普遍较高,总分在650分以上的考生,仅理科就多达3402人。因此,今年北京市一类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比去年一举跃进了73分,达到550分。
  说起自己此前所报的高考志愿,小陈坦率地表示,自己所报的专业主要是根据父母的意见和估分情况来定的,“参考指标就是往年的高考分数线,在填报志愿时,家长一般会给予很多指导,包括将来的就业前景,行业的发展前景等,所以严格地说,现在很多考生填报的志愿就是他们父母的意愿。又有多少考生所填的志愿能真实地反映出他们的兴趣爱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去选择的?”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各地填报高考志愿的方式和时机仍存在一定差异,包括北京在内的部分省市学生均须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填报志愿,并且重点考虑学生所填的第一志愿,所以学生在填报时相对较为保守,而江西、海南等部分省份则是在高考分数和分数线出来以后,再填写高考志愿,如江西省执行“各类、各批次志愿均实行知分、知线、知位”政策,考生在知晓了个人分数、各批次录取线及个人成绩排位后,再填写高考志愿。“分数出来以后再填报志愿还好一点,至少孩子知道自己大致处于什么位置,能上什么样的学校,然后再考虑相关的专业,个人选择的把握性更大一点,也就能更多地体现个人意愿。”对于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间,北京考生小吴认为,“知道分数以后再填报志愿肯定会更有把握,但不管怎么说,例如哪些专业好就业等信息基本还是家长事先通过网络、咨询等方式查来的,学生如果不参与其中的话,都很难有自己的话语权。”
  
热门的专业不一定好就业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专业对口率逐年下降,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热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冷,而部分非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反而更趋稳定。此外,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各专业的具体招生、就业信息大多不是很清楚,因此很难全面、真实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状况,导致部分考生和家长盲目追求所谓的收入高的专业。“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这对于考生来说真的很难判断,我的专业就是我爸帮我选的。”说起高考填报志愿,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就读的大一学生小周不无感慨地说,“我爸听人家说对外汉语专业不错,以后的就业方向是给老外教中文,收入高且比较轻松,就让我报了这个专业。可上了大学后我发现,这个专业的声誉并不好,甚至已经被学生列为十大最烂专业之一,就业情况非常不乐观。”
  采访中许多考生和家长表示,目前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细致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但这些信息对于一个多年来一直埋头学习、做作业的孩子来说,确实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这样的专业选择方式也没太大的意义,因为许多孩子完全不懂大学四年学习一个专业对自己真正意味着什么,即使孩子有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在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出来之前,他们也很难判断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很多人都是蒙着填报的。“在和同学、师哥师姐们聊天时,大家都感觉自己的专业报得太早了,他们认为,应该等考上大学,学习两年基础学科后,再填报志愿。一方面此时的学生年龄增长了,社会阅历也增加了;另一方面,上了大学后,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出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来选择专业,这样的填报方式更加科学。”北京考生小何一脸认真地对记者说,“我非常喜欢中医专业,但父母不同意我学这个,建议我考虑其他专业。现在想想,要是能在大一或大二阶段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来选择专业多好啊。”
  
“唯钱思想”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调查中记者发现,现在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条件较前几年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部分考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以及该专业从业者未来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稳定性等指标,许多考生和家长甚至直接把好就业、收入高、稳定性好作为填报志愿的三大基本原则;二是他们开始重视高校的硬件设施、周边环境、就学舒适度等指标,比如学生宿舍是否有空调,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是否优美等。“现在很多人在选择高考专业时都太功利了,说白了就是奔着待遇好、挣钱多去选择的,这种选择专业的思路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是不正常的。”已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纠结了很久的北京考生家长老吴无奈地说,“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现在的房价、物价那么高,孩子若选了个不好就业、收入不高的专业,将来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家长不从功利的角度去考虑大学专业的填报,这与孩子的理想是一对矛盾,必须有一方选择放弃。”采访中很多考生和家长的说法也印证了老吴的无奈。一些考生坦言,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们一直在就业、收入与个人爱好之间纠结,他们也知道家长的考虑是为了他们好,所以绝大多数受访学生均把收入高作为自己选择专业的第一参考指标,其次才是就业好和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只有少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这一现象,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北京某中学赵老师感觉很无奈。他对记者说:“近年来高考生在填志愿时确实越来越功利,这是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小的副作用:一方面是很多急需高端人才的专业招不到好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即使在高考志愿时选择了所谓的非热门专业,毕业后的对口就业率也会很低,许多毕业生还是会想方设法去找那些挣钱多、稳定的工作,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关链接
国外如何选报大学专业

  在国外,选择大学专业要比国内轻松得多。国外大学几乎全部采用学分制,学生需要修满“基础”和“专业”两类课程的学分。想学什么专业,前期的申请不太关键,因为到了学校可以重新做一次选择。比如美国,大一新生入学前都会有1-2个星期的新生报到会,学校会安排新生见自己的选课导师,导师们会充分询问学生的兴趣、学习背景、职业意向,并据此给出建议。在大一、大二时,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来了解不同的专业,修完基础学分后甚至可以到大三或者大四时再决定以什么专业毕业。 (一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填报高考志愿:在纠结中抉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