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纲举
如今,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8%,达到8810万部,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3。按照国家排名来看,我国当季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居全球第二,排在印度之后。目前,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单纯从出货量的数据上看,国产手机凭借高性价比已成功“逆袭”,但其高出货量、低利润的现状仍没有改变。那么,国产手机品牌如何能在盈利能力方面赶超苹果、三星等国际一线品牌,圆自己的“逆袭”梦呢?
出货量的“逆袭”
在国内手机市场上,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带动了国产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今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排名前五的品牌有三星、苹果、联想、宇龙酷派、LG,其市场份额分别为32%、13%、5%、5%、4%;华为、中兴、小米排名第6、第7和第12位。在排名前10位的手机品牌中,国产手机品牌占据4个席位。宇龙酷派、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国产品牌的销量加起来,已占到全球品牌智能手机市场的20%。而在一年前,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不到15%。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国内市场上,三星仍处于领先者地位,其市场份额为17.6%;位列我国市场第2至6位的手机品牌依次是联想、宇龙酷派、中兴、华为、小米。苹果的状况则不那么理想——当季,iPhone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为430万台,排名跌出了前6位,仅排在第7位,其市场份额为4.8%。
高端产品“逆袭”
事实上,国产手机厂商也明白,高性价比对消费者来说是最有利的,但对厂商来说则意味着低利润率。与苹果、三星相比,配置几乎相同的国产手机的价格卖不到他们的一半,可见国产手机的利润已被压低到了何种程度。苹果、三星的高利润主要来自高端手机,其高端手机的价格虽然动辄四五千元,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愿意购买。
华为 P6、中兴 Z5mini、联想K900、OPPOFind5……随着多款国产高端手机的陆续亮相,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场战略意图已非常明显,即通过高端手机来弥补利润低的短板。这预示着,长期以低价谋生存,一直在中低端手机市场中厮杀的国产手机厂商,如今已高调进军高端市场。
尽管国产品牌已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占到50%以上的份额,尤其在千元及以下市场,国产品牌的占比已超出80%。但是,“量大利微”一直是国内手机厂商的一大心病,要想打破这一怪圈,就需要在高端市场发力,通过推出高端旗舰手机来提高品牌价值,积攒品牌实力,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有质量才有销量
“不能完全说质量不好。一些国产手机的硬件配置很高,而且价格也比国外品牌便宜不少,但在使用方面就是与国外品牌产品有差距,运行的流畅度明显比较差。”一位在网站手机频道担任编辑的人士告诉记者,除了流畅度外,国产手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还容易出现死机、打不出电话等毛病。尤其在夏天,国产手机发热、死机等问题的发生率更频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可能是国产手机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压力测试做得不够。而像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在推出旗舰机型前,会经过较长时间、较大规模的测试,然后再对产品进行严格修正,之后才会正式发布。
为了写一份调查报告,深圳移动通信联合会秘书长安自能发表了一条微博:“中国大陆品牌零售价在3000元以上的手机,今年有哪一款销售量超过10万部?”结果,无人能提供准确数据。一些网友提到,最有可能的是华为的D2手机。但也有网友指出,即便算上运营商的补贴,D2的实际销售价格也早已跌到3000元以下。
另据一位手机评测专家透露,最近很受用户追捧的华为高端手机P6,在硬件上存在硬伤。P6虽然搭载了华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思K3V2E四核处理器,但与拥有主流ARM架构、高通芯片的手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比如在运行一些游戏和应用时会发生闪退或者不兼容的现象。
联想的K900手机在设计上也存在硬伤,由于考虑到该手机不能太厚,所以只配备了一块2500毫安的电池,待机时间短成为其最大的问题。
品牌形象有待重塑
虽然国产手机品牌全力进军高端市场是件好事,但就目前而言,仅靠推出几款旗舰机型是远远不够的。在品牌营销、软硬件生态系统构建方面,国产手机品牌还需要下更多功夫。
华为发布P6手机时,首发地点选在了英国伦敦。据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透露,华为P6发布时的营销费用高达上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华为终端营销费用的历史之最,这足以显示华为在品牌建设上的决心。
为了进入高端手机市场,联想今年发布了高端机型K900。联想同时宣称,两年内要在国内市场上赶超三星。但是,比起K900手机本身,最受业界关注的当属它的大力度营销策略:先是联想在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植入K900,又邀请NBA巨星科比代言,推出了一系列广告宣传。这些动作都显示出联想欲跻身国际一线手机品牌的企图,但效果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国产手机要想真正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品牌建设上,必须把思路从将简单的性价比作为主要竞争力转到以品牌为号召力上去。小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用互联网的方式和思维做手机。未来,国产手机会非常有希望。”高通高级副总裁沈劲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说。
“国内低端智能手机厂商目前的生存环境依然艰难,2000元以下的智能手机竞争格外激烈,因此如果能有厂商进入高端市场,会带来较高的利润。但是,国产手机与国际一线品牌手机相比,差距依然不小,特别是在软硬件生态系统构建上,差距还十分明显。”IT评论人孙永杰认为,在高端手机市场中,国产厂商暂时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他说,目前高端手机市场已有发展变缓的趋势,苹果也即将推出低端手机,竞争压力会下移给国内厂商。届时,中低端手机厂商的生存状况将变得更加艰难。从整体上讲,国产手机厂商需要努力打造完整的智能手机生态链,才能真正实现向高端市场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