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仅仅是政策利好的退出,伴随产业发展与合资品牌在华市场的逐步完善,自主品牌曾经的成本优势也在渐渐消失,而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一二线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同样给自主品牌带来了不小的生存压力——
利好渐变成为利空
——自主品牌生态环境考察之二
作者:施乾元


    ■本报记者 施乾元
  “2000年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量是15万辆,到去年已经发展到457万辆,这还仅仅是乘用车的统计数字。”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根据统计分析称,这几年“自主品牌年均增长速度比总体平均速度增长还要快”。
  但是,看似一路快步行进的自主品牌,走到当下,却因为政策因素、成本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变化,突然间,眼前就变成了问题一箩筐。

自主品牌刺激政策利好隐退

  自主品牌发展不过是十几年的光景。按照徐长明的划分,这十几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2000年—2008年平稳快速时期,2009—2010年高速提升时期,而最近这两年又有比较大的回调。从市场份额看,2008年—2009年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2009年—2010年每年提升两个百分点,这两年则稳定在22%—33%。
  徐长明解释,稳定增长的8年时期主要是两个因素促进了它的发展:第一,填补了5万元以下汽车的空白,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只有长安奥拓低于5万元,很多消费者希望用低于5万元的价格来买车,自主品牌恰恰填补了这样一个市场空白。第二,每个级别里面自主品牌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按级别划分A00、A0、A、B、C级,从2000年到2008年,在每个级别里,自主品牌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所以,在平稳快速期内,在填补产品线空白、保有自主品牌购买倾向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良性发展势头。而待到时间进入2009、2010年之后,国家出台小排量刺激政策,自主品牌迎来高速增长期,曾经在市场蹒跚而行,一时则呈现出奔跑的姿态。
  但是,从2011、2012年到现在,奔跑不再,步伐重又变得迟滞,自主品牌陷入回调期。原因只有一个,刺激政策退出了。

平台优势不足引发成本压力

  来自内源性的困难也让自主品牌举步维艰。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自主品牌汽车的相对成本优势在下降。
  徐长明介绍,其中一个因素是外资品牌的规模优势显得比较明显,外资品牌的平台战略,对规模上涨非常有利。
  而自主品牌很少有完整的平台战略,很多企业自己做正向开发,车型则采取反向设计,国外的车不错我们就拿过来仿造模仿,这种情况下很难做零部件的共享。所以规模同样是50万辆,外资品牌生产线共享优势明显。

外部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凸显

  2008年之前自主品牌靠的是成本优势、价格优势抢占了市场,这两年相对优势在下降。
  原材料价格、土地价格、水电气、人工成本都在上涨,而这些成本对低价位车十分不利,占比较大。高价位车则不同,原材料价格占比较小,电子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大。
  工资上涨也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汽车综合使用费用在提高,包括限购、拍牌、油价上涨、停车费上涨都对低价位车不利。
  徐长明介绍,2010年当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下降70%。在北京市场,合资品牌汽车是零增长,豪华品牌则增长了20%多,这是限购带来的结果。上海牌照拍卖更是如此,一个牌照10万元,所以低价位车在上海卖不动,自主品牌也就难有表现机会。

消费升级给自主品牌销售带来困局

  一二线城市消费在升级,自主品牌压力越来越大,在二三城市线趋势也如此。
  举例来看,根据本报记者对贵阳的调查,作为贵州省省会的贵阳市,消费升级速度较快。过去,一般刚刚工作的毕业生,可能只要有车就感觉很有面子。而现在,很多人的选择是要合资品牌,否则“买辆自主品牌车该让人以为是辆出租车了”,一位消费者曾经这样回答本报记者。
  这类场景在一二线、省会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轮番上演。在本报曾经举办过消费大讲堂的一些二三线城市,自主品牌车在街头所占比例正在缩小。
  利好渐变成为利空,自主品牌能否脱困?面前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利好渐变成为利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