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保税商品交易中心开门纳客■进口商品售价比市价便宜两三成
■本报记者 刘文新 文/摄
9月25日,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在重庆保税港区正式开门迎客。这意味着,山城消费者在家门口就可能购买到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了。记者近日在该交易中心看到,葡萄酒、奶粉、保健品、厨具、墨镜、母婴用品、轿车等商品应有尽有,品种达2000余种,价格普遍比市内商场、超市便宜两三成。
10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重庆保税港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看到,上百个大小不一的展示厅展示的商品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每件商品都标注了品名、产地、进口商、规格等信息,价签上则有人民币和美元两种标价。
来自南岸区的消费者黄源在“酩富酒业”展示厅相中了一款产自法国的“巴赫庄园葡萄酒”,售价380元,她订购了两件共12瓶,享受了“集团客户”的七折优惠,每瓶只要266元。“酩富酒业”销售经理李东告诉记者,这款葡萄酒在超市的售价在400元以上,消费者至少每瓶享受了130元的价格优惠。消费者如果只买一瓶,也能享受八折优惠。作为进口代理商,该店的销售对象六成是集团客户,批发业务占三成,零售业务只占一成。
记者看到,消费者黄源在POS刷卡机上支付了3192元后,销售员并没有像超市那样把葡萄酒直接给她,而是领着她带来到地下一层的保税仓库,凭发货单领取商品。
重庆保税港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品牌推广经理杨建军告诉记者,交易中心的商品统一存放于保税仓库,由保税港区监督管理。而进口源头和质检环节则分别由海关和进出口检疫检验机构把关,确保商品货真价实。
杨建军告诉记者,价格便宜是保税商品的最大优势,比商场、超市普遍要便宜两三成。记者在一家进口奶制品经销商门店看到,一升装的澳大利亚乔尼牧场全脂牛奶售价为21元,而在市内某超市的售价为28元,便宜25%。在一家进口汽车经销商门店,市内4S店售价达110万元的保时捷卡宴轿车售价仅为90多万元,半个月左右即可提车,而在4S店往往需要等几个月,甚至需要加价才能提到车。
重庆保税港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副主任艾卿分析认为,保税商品价格之所以便宜,主要是因为保税港区为经销商节省了3方面的成本。
一是资金周转成本。传统的进口商品只要一进入国内海关,就需缴清税费实现“清关”。而在保税港区,货物只要不离开保税港仓库,就可暂不交税。只有等货物销售出去,离开保税港时才交税,这就降低了经销商的资金周转成本。
二是逐级分销成本。消费者到超市购买的商品,往往从总代理商开始,通过四五级经销商逐级分销,每一级都要赚钱,最终售价自然就高。而保税港区的商品由进口代理商直接卖给消费者,省去了中间分销环节,价格自然便宜。
三是铺面租金成本。商场、超市里的商品价格包含有店铺的租金成本,而交易中心的店铺租金非常低廉。
艾卿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共有22个保税港区,其中21个在沿海地区,重庆保税港区是内陆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同时也是我国唯一拥有“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肩负着拉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使命。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8月,交易中心就率先推出了进口酒类交易业务,以进口葡萄酒作为发展重点,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专业进口酒产业链市场。2012年,该中心进口葡萄酒总量达240万升,实现交易额1.37亿元,较2011年增长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