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教改 削弱高考“指挥棒”
作者:郑梦超
图片


    ■本报记者 郑梦超

  张女士的女儿赵赵是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目前担任班长。自高中入学以来,赵赵每次考试都排在班级前五名、年级前五十名内。由于父母均受过高等教育,赵赵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在学校学习,每周她还定期去培训学校进行“拔高”。赵赵优异的学习成绩让父母颇感自豪,而在文体特长方面,赵赵也同样让父母倍感骄傲。“每周六,我会固定带赵赵去打两个小时的羽毛球。在学校里,赵赵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并在香港等地进行比赛,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张女士对记者说,文化课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整天灌输“分数决定命运”的理念,无疑会扼杀孩子的个性与其他方面的天赋。“现在不再是一考定终生了。拿北京市来说,如果学生学有特长,可以参加提前招生。另外,成绩优秀的孩子还可以参加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甚至可以申请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直接到国外念大学。”张女士说,她与丈夫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对高考制度一考定终生深有体会,而当前民众与政府对这种理念的逐步纠正,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考制度的弊端受到民众的质疑。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始流入,不少人认识到中国教育与其悬殊的差距。高考这种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无疑会让师生主抓分数,从而忽略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此,有关部门在部分地区试点进行了教育改革。
  知名教育观察家、21世纪教研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我国十多年教改“一地鸡毛”,有关部门在总结教改时,只注重一些所谓的成功论调,并没有推动教改实质性发展。
  民众对教育改革的呼唤,再次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据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透露,对我国教育起着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的高考,有望在2020年之前进行部分改革,虽然还是探索,但终于要迈出第一步。“希望有更多的教育界人士能够真心实意地积极探索,而不是敷衍塞责;真心实意地拿出办法,而不是虚情假意的毫无作为。如此,高考这块坚冰就一定能够融化”。
  眼下,张女士正为赵赵制定着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赵赵将在2015年参加高考。综合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我想让她参加北京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同时,在羽毛球方面,她有国家运动员二级证书,我也想让她尝试报考清华大学的体育特招。”张女士说,2014年是赵赵学生生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现有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她将适度增加文化课学习强度,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尽管赵赵可能赶不上高考制度的最终改革,但张女士仍抱着一种期待的态度,看待我国教育的未来。“有关部门如果尽快依照《决定》精神出台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措施,给予考生一年多考的机会,无疑会让孩子和家长更轻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教改 削弱高考“指挥棒”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