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消协2013年度投诉分析显示——
■本报记者 王文郁
近日,记者从沈阳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在2013年受理的商品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投诉量呈上升趋势;在服务类投诉中,电信服务类投诉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上升。
话费常常被多收
据沈阳市消协有关人士介绍,2013年沈阳市消协共受理电信服务类投诉55件,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243.75%。电信服务类投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套餐资费不明确、告知不详实引发消费者误解;二是部分套餐资费条款设置繁杂且不易理解,个别销售人员对收费宣传解释不规范、不到位,有的甚至夸大宣传、片面宣传;三是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费套餐;四是商业短信多,通话及上网效果稳定性差;五是一些智能手机因软件设置问题,往往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联网、漫游,从而产生大额数据使用费用,但电信运营商未进行善意提醒,强制收取所产生的费用,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宽带接入不顺畅
2013年,沈阳市消协共受理互联网投诉21件,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50%。在互联网投诉中,宽带网络服务仍是投诉热点。消费者反映的宽带网络服务问题主要有:一是申请办理容易但安装使用难;二是办理宽带网络捆绑手机服务;三是网络出现故障维修服务迟缓;四是实际网速大大低于名义网速;五是同一区域的固话宽带业务大多只有一家,别无选择。
售后维修水分多
2013年,沈阳市消协共受理保养和修理服务类投诉25件,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47.1%,仅次于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其中,家电、手机是投诉的重灾区。涉及家电售后维修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售后维修不及时、服务态度差;二是收费不合理,价格高,更换的配件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维修不彻底,重复收费;三是安装和维修不到位;四是遇到假冒维修网点,让消费者维权无门等。
涉及手机售后维修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手机质量本身不够稳定,没用几天就出现不能充电、不能接听电话、黑屏等问题;二是现在的手机多为智能手机,其功能更多,应用软件更为复杂,下载的软件与手机发生冲突导致手机不能正常使用;三是手机售后服务跟不上,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商家就推脱责任,如未经公司检测,商家无权调换或退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