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南极游:高端中的小众游
作者:孟刚
图片


    ■本报记者 孟刚
  冰川、严寒、企鹅、海豹……遥远的南极洲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地方。近几年来,独立一隅的南极大陆,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前往一睹其风采。但与绝美风光并存的是风险。风浪、低温、冰川和设备故障,无一不是南极游的潜在威胁。
  吴登采,浙江绿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11月,他有幸去南极旅游,日前,他向记者详细描绘了这次惊险又美妙的南极之旅。
  2013年11月4日,吴登采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班机从上海浦东出发,经迪拜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又转机飞抵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市,这一路仅空中飞行时间就大约30个小时。
  吴登采介绍说,乌斯怀亚距离南极洲仅有800公里,但途中要经过具有“死亡走廊”“魔鬼西风带”之称的德雷克海峡,它以多风暴著名,一整年的海洋气象都相当恶劣,是全世界最危险的航道之一。“我们乘坐的游轮一进入德雷克海峡,原先聚集在各层甲板上的摄影迷都不见了踪影。随着风浪越来越大,船身也晃动得越来越厉害,很多人都呕吐不止,即便不晕船的人也无法站立,一站起来便如同醉汉般东倒西歪,桌台上不易固定的物品随时会散落在地。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海面的最大风力达到9级,浪高约7~8米。这也直接导致了原本总是挤满人的餐厅到了第二天开餐时就餐者寥寥无几,大家都因为晕船下不了床。”吴登采如是说。
  据了解,吴登采选择的南极游线路是相对容易的一条:即南极半岛线路,游客先乘飞机到达南美洲,然后在智利、阿根廷等国港口上船游览,或者从智利南部城市蓬塔乘智利空军班机,飞达南极乔治王岛进行登岸观光。而另一条线路是南极大陆线路,一般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南非乘船、乘飞机赴南极大陆旅游。不过,吴登采告诉记者,南极的天气瞬息万变,令人捉摸不定,探险者无论选择哪一条旅游线路,都没有绝对的安全。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万人登上南极洲旅行,来自中国的游客有2000多人。每年11月至第二年2月是南极洲旅游的旺季,因为那时南极正值夏季,气候相对适宜。中国国旅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南极的游客年龄跨度很大,最年长的有70多岁,主要以较富有的年轻人群为主。
  去南极洲旅游,游客们究竟能看到哪些风光?国内运营南极旅游的德迈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林建勋表示,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目前南极游主要有奢华观光和刺激探险两种安排。“大部分线路,游客会坐船在南极洲附近海域停留一周左右的时间,船只每天会停留2次,游客转乘冲锋舟登陆南极洲,在陆地上的活动以参观不同种类企鹅的聚集点、探访科考站,以及观赏各式冰山为主,而后再返回船只。南极洲有多个这样的观光点,在各个点之间的交通靠船,睡眠也是在船上。游客在单个点参观时,行走的距离最多能达到十几公里。这种路线的价格大概在10万元左右。另一种线路更加刺激,活动内容会包括宿营、登山、雪鞋行走、划皮划艇等,价格往往在30万元以上。
  而对于公众关注的南极旅游是否会影响当地生态的问题,吴登采告诉记者,由于游客总量比较少,加之游客普遍都很注意相关防护,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大。如按照规定,游客不准跨越探险队员设定的警戒线,不准带任何食品登陆,不准在陆上留下任何物品和垃圾,不准将陆上的任何东西(如石头等)带走,不准在陆上吐痰,更不准大小便等。离船时,游客需要按照规定在出舱口依次出示登船时凭护照领取的《个人电子信息卡》检验身份,出舱后每个人所穿的靴子必须踩过消毒盆进行消毒,就连身上的背包、相机都需要经过吸尘,防止有任何细菌或是种子带入南极,以免破坏当地的生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2 版:生活·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南极游:高端中的小众游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