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敬谱 田珍祥 谢莉葳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13亿国人乃至全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京开幕。
深化改革是主旋律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两会正值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履职后首次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报告工作,因此备受海内外瞩目。更重要的是,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构想,勾画了一张详尽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吹响了改革的进军号。随着两会的召开,改革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网络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关注的兴趣点遍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如何“落子”,如何破解“十面霾伏”、消除百姓“心肺之患”,哪些“老虎”将被揪出,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等话题成为热点。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是成败攸关的一年。在中国这个即便回家过个年,都能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国度里,任何细微的政策调整都会涉及数量庞大的人群。如何将涉及的众多领域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这场变革将会给国家和百姓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对种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问题,公众热切地期待能从2014年全国两会上找到一些答案。
民生话题热度不减
从媒体和网友关注话题来看,公众对两会的期待仍是紧紧围绕民生领域,其中,食品药品安全、住房保障、养老并轨、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教育公平、医患矛盾、择校就业等话题最受关注。
记者采访中发现,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是雾霾,治理雾霾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北京市民王建刚向记者表示,他最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改善,希望北京的天空能更蓝些。
“雾霾肯定是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穆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展是为了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数,牺牲了环境带来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他预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治理将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50多岁的北京市出租车司机老王最关注交通拥堵和雾霾治理,他还希望在退休前能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员工养老并轨。
亲眼目睹多起伤医事件的安徽省立医院微创医学中心副主任陈孝谋表示,希望国家在加大对医院违规行为惩罚力度的同时,能在就医环境和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
安徽省华夏旅游学校校长王卫东则更关注职业教育招生、尊师重教、义务教育择校等问题,“职业教育招生中存在的买卖生源的现象亟待解决,校园风气有待净化”。
消费热词各方关注
新《消法》、余额宝理财、餐饮业霸王条款、双“十一”、雾霾、转基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这些2013年度“消费热词”相信也会成为两会热点议题的关键词。毕竟,人人都是消费者,而关注公众重大关切,正是两会代表委员履行法定职责时遵循的一大准则。
大修之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月15日将正式施行,其中耐用消费品举证责任倒置、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个人信息保护、网购平台承担连带责任、加大欺诈的惩罚性赔偿力度等维权新亮点,有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互联网金融正裹挟巨大能量,成为传统金融的变革者。高于银行利率的收益,究竟动了谁的奶酪?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保护、资金安全、风险控制等,如何监管?关于“余额宝们”的是是非非无疑将是两会期间无法回避的话题。
始于2013年12月6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餐饮业6大霸王条款,引发与中国烹饪协会等机构的激烈论战,不久前刚刚告一段落——最高人民法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答复,“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均属霸王条款,消费者可依法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不平等格式条款无效。这一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两会期间可能被再度提及。
至于食品药品安全依然是历年两会被反复提及的老大难话题。放心肉、放心奶、放心米、放心水……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实现从源头到消费全程监控?谁来把关?人们期待代表委员能贡献良策,拿下这个持续攻坚多年的难啃“硬骨头”。
公众关切集中回应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每年两会热点都是民意的集中反映,公众诉求除了在代表委员们议案提案中有所体现外,各种类型的新闻发布会也是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一种重要载体。
“今年两会的集体采访活动场次多、密度大,话题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教科文卫等各方面,我们将努力创造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力图对各方面公众关切都有所回应。”记者从全国人大新闻中心了解到,今年除了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中会透露出大量重要信息外,全国人大新闻中心还将举办多场集中采访活动,包括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邀请中央主要部委负责人参加的记者会,组织对代表的集体采访、开放团组讨论等。
据了解,集体采访活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问题,二是关于深化改革方面的议题,如财税、金融、土地改革,三是民生类话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通过网络等途径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递民意、建言献策,已成为普通公众参政议政的新方式。公众关切的两会热点话题,也往往成为当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方向,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和施政起到“助推器”作用。两会即将开幕,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