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微信登堂入室派上大用场
作者:洪敬谱


    ■本报记者 洪敬谱
  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采访报道,心里不免有些忐忑。没有经验,又不熟悉地况,生怕完成不好报道任务。然而,通过近两天的“试水”,惶恐不安的心开始觉得有底了。
  2月下旬,北京的雾霾还很严重。3月1日,前一天晚上到京的记者一大早起来便急忙开窗,没想到迎来的竟然是晴朗的天空。
  下午2点,在全国政协内地记者情况通报会上,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局长张敬安介绍了本届政协会议的有关情况。据介绍,本次会议期间将举行5次全体会议,包括开幕会、闭幕会和3次大会发言,并将举行9次小组会或联组讨论。此外,还将召开3场记者招待会,主题分别是聚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于改革会风的问题,张敬安说,去年按照八项规定,全国政协制定了改进会风的16项措施,今年制定了18条措施,也就是说,比去年多了两项措施。“一是强化驻地服务,工作重心下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二是督促检查,确保会议风清气正。”
  除了记者证,记者还领到了大会新闻组发放的一张密码函件。看着这张有点神秘的密码函,记者一时间摸不清它有何作用,直到读完附带的使用说明,方才明白,原来记者可通过此密码函件登录全国政协官网,通过“办公入口”,上网查询简报及委员发言、提案等文件。
  本届全国政协会议得到境内外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境内记者报名人数近2000人,境外记者初步统计也有1000多人。今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境内记者原则上都可以参加大会和小组讨论采访报道。
  为让记者更方便地获取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有关信息,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和政协大会新闻组首次启用微信公众号,这是继网页版之后两会又一重要信息发布平台。
  3月1日下午,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向“上会”记者发布了公共微信账号的二维码,记者现场即可拿出手机扫描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何绍仁介绍,“人大会议新闻中心”账号服务由全国人大信息中心提供,主要功能为发布新闻中心资讯,方便记者采访大会。截至昨日,最新消息为预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的举行时间和地点。
  从两会新闻中心在加强新媒体传播方面的工作来看,本届两会在注重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来传播信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作为媒体人,这也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微信登堂入室派上大用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