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两会开幕以来,来自政府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的精彩表述以及代表委员们审议讨论时发出的真知灼见,汇成了振奋人心的两会“好声音”。两会上,本报记者现场也听到了不少代表广大民众心声的“好声音”,并用镜头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厉以宁(图1)
要啃掉两块“硬骨头”
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的记者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谈及中国当前改革形势时,将“矛头”直指两大“硬骨头”。一是,利益集团认为改革有损于他们的利益,因此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二是,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存有制度惯性也叫路径依赖,通俗来说就是老路走惯了,认为走新路总是这儿也不合适,那儿也不合适,走老路总是最保险的。如何啃这两块“硬骨头”?厉以宁认为,“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解决”,勇气和决心是必不可少的。
▲秦大河(图2)
向环境污染开战
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当中,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进步也非常明显,与此同时,我们的环境污染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环境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年,政府要带领全国人民向环境污染、向雾霾开战。
◆邰丽华(图3)
梦想帮助更多残疾人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在发言时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这次她带来的3个提案都是关于扶助残疾人事业的,一是建议把特殊老师纳入教师资格证管理范畴;二是建议把致聋基因检查纳入婚前和孕前检查;三是呼吁中央电视台率先在重要节目中加入同步字幕,让更多残疾人可以分享精神文化生活。邰丽华的手语发言赢得了现场的一片掌声。
◆周慕冰(图4)
中国没有影子银行
3月7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全国政协经济组讨论现场表示,按照国际标准,中国没有影子银行。有些表外业务,是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表内业务的转移,必须要加强监管。针对银行的表外业务,银监会正在制定相关监管措施,最终达到表内表外同样管理,防范风险。
本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