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覆盖全国的售后体系
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7个城市建立售后服务团队,整体员工达到1000余人,覆盖大陆地区所有客户需求;
为客户提供7×10小时的售后服务;
三包退换期内商品,京东提供全免费的上门取件服务。
图2、3:专业一流的客服中心
3500+客服坐席团队,宿迁中心可容纳5000+坐席,7×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可为客户提供400电话呼入、网络聊天、手机客户端、网页留言、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服务形式;
开创领先业界主动预约电话服务新体验;
引入国际高标准的COPC服务标准认证,在服务专业化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图4:领先业界的在线客服
超过1000坐席的成都在线客服团队,7×15小时在线服务;
业界领先的智能机器人全天候提供快速准确的客户自助服务;
新颖的在线客户“一起帮”平台 ,满足客户间分享交流需求,引领电商网络互助服务新潮流。
新《消法》从3月15日正式实施,为配合新《消法》的实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了多个配套法规,对买卖双方都有明确规定,目的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网络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备受社会关注,舆论一致认为这一规定将为网购的亿万消费者带来福音。
实际上,早在2008年年初,部分电商就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不过,在法律未有明文规定之前,所谓的“7天退换货”服务,本质上只是行业或企业的自律行为而已。部分电商退换货门槛很高,解释权归网购平台,是否符合退换货协议难以判定,也难以真正落地。几年来,网购行业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名大于实,纠纷不断,投诉不止。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到电商平台的声誉。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针对国内11家知名电商开展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满意退换货服务者高达58.10%,而且,54.15%的被访者认为电商售后服务难保证。
电商企业面临挑战
新《消法》规定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这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为推动网购市场走向成熟提供了保障。从宏观到微观,新《消法》进一步规范了电商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但对电商行业也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电商面临成本挑战。新《消法》实施之后,电商企业的服务品质将面临严峻挑战,退换货将增加电商企业的服务难度,提高竞争成本。一旦产生大量退换货商品,电商企业的物流、支付、库存都会带来成本压力,订单越多,退换货的概率越高。面对运营成本的激增,电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将受到更大挑战。
其次,电商产业链将受到冲击。网购行业大体分为自营和平台两个大类,京东两者兼而有之。执行新《消法》,自营电商对于商品质量和服务标准易于把控,退换货的约束力也会更强,这也是京东等B2C电商更受用户信赖的关键因素。新《消法》实施以后,京东面临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第三方开放平台的监管能力,严格约束其执行退换货规定,促使交易更加规范,否则,将影响整体良好信誉。
行业洗牌即将来临
毫无疑问,新《消法》对全行业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首先,可以遏制不正当竞争,把那些不具备或不愿意提供该项服务的商户淘汰出局。比如:在退换货带来的成本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将加速电商行业的两极分化,大型电商凭借品牌和资本优势,拥有足够的优化空间,而中小垂直电商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其次,可以改善网购环境,提升品牌企业或品质服务的信誉度。退换货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物风险,势必推动电商的销售额大幅提升,既可抵消一部分成本,也能放大利润的空间。通过优胜劣汰,促进网购市场更规范更成熟,网购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电商行业。
虽然3月15日新《消法》才正式实施,但实际上,今年伊始,已有不少电商开始试水。京东已从2014年1月1日起率先试行新《消法》,用户可按照新规定享受相应权益。除京东外,多家电商也相继宣布会跟进实施新《消法》,提升售后服务标准。事实上,各大电商早已认可这样一个观念,即“用户体验”是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砝码,并且“使尽浑身解数”来“讨好”消费者。比如,年前,京东在家电领域推出的特色服务“30天只退不换,180天只换不修”,远远超出了国家“三包”的规定,受到业界的关注,也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可以看出,电商企业都有“大干一场”的架势。但不能忽视的是,由退换货所带来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如何内部消化而不是转嫁给消费者,也是各大电商要考虑的。电商必须通过内部流程、制度等方面的优化,努力降低成本来提升效率。目前来看,京东在这方面会更有优势:一方面,京东从来不卖假货,服务品质经得起用户检验;另一方面,京东拥有强大的物流仓储优势,比其他电商更具有消化退换货成本的能力。
无论怎样,应当肯定的是,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是电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机遇。中国电子商务规模成为全球的大市场,未来三五年内总规模逼近30万亿元。电商企业谁先把握住发展机遇,谁能建立可靠的信用体系,谁就能在电子商务领域赢得更多机遇。 (罗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