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灯具市场的价格太乱了!”正在为别墅选灯具的冯女士日前告诉记者,在北京十里河某灯饰城标价为15万元的水晶灯,设计师说能以两折价格拿到手,而该款灯在居然之家靓屋灯饰城的标价为2万元。
如今,同款灯具在不同卖场上的标价相差若干倍是常态,那么灯具价格到底有多少水分?消费者砍价砍去多少才能到底?对于这两个问题,大部分消费者都无法回答。记者获悉,北京居然之家靓屋灯饰城日前率先在灯饰行业推行明码实价,旨在为灯具消费照个亮儿。
灯具价格水分大
“新家装修好了想买几盏灯装饰一下,前阵子看广告有家灯饰卖场全场特价,我就去看了看,发现三折、四折的灯比比皆是,于是挑了几款,每款标价都在3000元左右,三折后不到1000元搞定。本来我挺高兴的,以为物美价廉买得实惠,没想到,在另一家卖场发现,同款灯的标价仅1500元,还能打五折,实际价格比我买的特价产品还划算。”正在某家居卖场挑家具的刘女士向记者抱怨道,“灯具市场水分太大,真不知道什么是底价,砍来砍去还是买的不如卖的精。”
据记者了解,“高标价、低折扣”一直普遍存在于灯饰行业,商户习惯于把商品标上高价格然后再打折销售,市场管理方对这种销售模式也听之任之,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灯具时得到的攻略往往是“先砍一半价,再挤掉30%—40%的水分”,这给灯饰行业造成了价格上的混乱,也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会砍价的顾客可以得到心理安慰,商家也不吃亏,而对于那些不会砍价的顾客,商家则借机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灯饰卖场流失了很多顾客,消费者宁愿到建材超市去购买款式虽然不多但明码实价的灯具,也不愿到专业的灯饰卖场里挨“宰”。
行业发展明显滞后
中国照明协会综合业务部副主任陈罡告诉记者,灯饰卖场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整个灯饰行业发展滞后,有业内人士估计,我国灯饰行业相对于家具、建材行业至少滞后5-8年;二是灯具卖场管理不规范,商家把照明产品与花灯产品混搭经营,一家店铺经营多个品牌,进货渠道不明确,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商家随意标价,造成了价格的混乱,甚至欺骗消费者的情况屡见不鲜。以上种种情况严重扰乱了灯饰市场的秩序,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侵害,也不利于灯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记者在居然之家靓屋灯饰城走访时发现,一款水晶吊灯标价为1960元,该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北京其他卖场,即使是从同一个经销商进货,这款灯的标价也至少要比居然之家高50%。
向行业潜规则宣战
为了改变灯饰行业的乱象,居然之家靓屋灯饰城于2014年3月15日在灯饰行业率先实行明码实价,即商家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必须公开标示价格,并按标价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不接受讨价还价。
据居然之家靓屋总经理苏红梅介绍,“实价”是指根据成本、合理利润以及市场竞争状况计算出的“不注水”的实际交易价格,商家应做到诚信经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在苏红梅看来,灯饰卖场明码实价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其对推行明码实价信心十足。她表示,实行明码实价无论是对消费者、生产厂家、经销商、市场管理方都有益处。一是有助于促进灯具卖场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可以推动灯饰厂家的品牌化发展,加强产品的设计研发,打击假冒伪劣;三是有利于规范经销商的经营行为,这样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能得到消费者认可,让消费者告别砍价烦恼,轻松明白地消费。
苏红梅告诉记者,靓屋针对明码实价的准备工作早在2013年10月就已经开始。其在开业之初就要求商户全部使用居然统一的价签,价签上须标注商品的材质、产地、价格,使消费者一目了然。灯饰价格不能虚报,居然之家明确要求商户所售商品成交价格不能低于价签标价的8.5折,去年10月就有基汀尼、灯元、安琪尔等10多户商家开始实行明码实价。今年2月16日,靓屋制定了明码实价的具体制度,同时对商户及导购员进行了明码实价专项培训,详细解读了推行明码实价的意义及操作流程。靓屋各商户对明码实价的举措十分支持,截至3月12日,所有商家、全部商品的价签更换工作已经完成。
陈罡表示,居然之家靓屋灯饰城在国内灯饰行业率先推出明码实价,开创了行业的先河,希望这项制度能得以推广,进而有效地引领行业走出价格混乱的瓶颈,为我国的灯饰卖场带来全新的变革,对推动灯具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