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3房企年报集中出炉
周转为王 以快制胜
作者:孙蔚
图片


      编者按 又到了房地产企业集中发布年报的时候,2013年上市的房企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大型房企的哪些策略预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哪些核心数据对业内具有启发性意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部分品牌房企的2013年年报进行了一番梳理和解读。
■本报记者 孙蔚
  近日,万科、世茂、融创、龙湖、恒大、保利等一线房企纷纷发布了自己的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一线房企的2013年业绩较2012年均有大幅提升,表现十分抢眼。记者翻阅各房企年报发现,快速周转成为这些“江湖大佬”争夺龙虎榜排名的重要利器。

快速周转

  聚焦高端领域和重点城市,通过高周转实现业绩、利润的高增长,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这一打法在2013年使得融创中国业绩大增。这一方法也因为被验证有特效而受到了众多一线房企的认同和效仿,虽然不同企业在具体操作上各有千秋。
  融创中国发布的年报显示,2013年实现合约销售额547亿元,比计划的450亿元高出11%,核心利润同比提升28.8%,达35.2亿元。面对社会上对其“发展激进”的质疑,融创中国表示,目前各项财务指标皆在安全线内,其中净负债水平从2012年的78.9%下降至69.7%,降幅达12%。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500强房企净负债率平均为79.03%,较2012年上升17.06%。
  毫无疑问,快速周转可以使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更加安全,销售业绩大幅提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融创中国在拿地、开工、开盘、销售等环节上,均实施“快”字诀,以惊人的周转率为核心,不惜牺牲毛利率,快速销售后再去拿好地。孙宏斌创造的“并联操作、四线对表(研发、开发、销售、工程四个部门快速联动计划)”方案,被业界同行视为预售款快速回笼的不二法门。
  “融创的销售力是内部强有效的开发管控体系的外部体现,最终实现的是资产的高周转。”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记者分析称。据透露,融创要求拿地后7天内确定项目定位和规划方案,30天内召开启动会,由集团和区域公司高管组成评审团,明确产品的品质标准、目标成本、节奏安排、利润、现金流等指标。
  同样是快周转,融创中国推行的是高端精品战略,而世茂房地产走的则是刚需+刚改(指刚性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产品标准化之路。营业额同比增长44.9%、毛利率上升至35.3%、全年合约销售额为670.7亿元……世茂房地产2013年的成绩单表现出企业的高成长性。
  据记者了解,曾有“豪宅教父”之称的世茂经历过痛苦的转型,其2010年和2011年增长率缓慢,行业排名跌出前十。此后,世茂开始“变脸”:从高端大户型住宅、强调高利润转向刚需、刚改型产品,放低利润,关注周转率和规模的快速增长。为此,世茂产品研发中心专门研发了“快速周转系列”产品标准,把大多数项目的单一大户型调整为大中小户型并存。
  在快周转的运作模式中,营销是非常核心的能力。以万科为例,其要求各项目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要售出八成。而前两年,世茂从拿地到销售基本需要一年,2012年缩短到9个月,而2013年有两三个项目已经达到拿地4个半月即开盘,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聚焦区域

  虽然以碧桂园、恒大为代表的部分房企广泛撒网到三四线城市后,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形势并不乐观,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近期不得不三度发声力挺三线城市。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一线房企并非在全国进行摊大饼式的发展,而是聚焦核心区域,深耕重点城市。
  融创中国2013年实现的547亿元合约销售额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合约销售均价达到21837元/平方米;世茂集团扎根福建区域,深耕长三角;龙湖集团以重庆为大本营,在北京、杭州、成都等主要核心城市进一步深入开拓市场。
  龙湖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聚焦一二线城市的布局,龙湖2013年实现合同销售额481.2亿元,同比增长20%,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中,重庆、北京公司年度销售贡献稳居80亿元至100亿元量级,杭州公司和成都公司的销售额也提升至60亿元至80亿元,单一城市年均销售额近30亿元。
  “融创中国近几年在二三线城市和刚需盘的开发热潮面前保持了克制,项目始终聚焦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产品主攻中高端消费人群,在楼市分化加速时期聚焦一线城市使得融创脱颖而出。”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这一举措让融创获得了较好的核心净利润。有关年报显示,2013年融创核心净利润达35.23亿元,同比增加33%,经营溢利为61.18亿元,同比增加27%。

争抢好地

  土地储备一直是评估房企赢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2013年优势地块屡遭争抢,地王价格不断被刷新。
  2013年,融创在土地市场斩获颇丰,先后在北京、深圳、上海、重庆、杭州五地揽入19幅地块,总计建筑面积957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达到2246万平方米,其中北京亦庄和农展馆两幅明星地块由于刷新区域土地价格,引发了业界对其资金链的关注。
  而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对此胸有成竹:“现在来看,农展馆和亦庄地块的价格都很合适,未来业绩一定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另一方面,我们拿地的资金并非外界想像的那么大,通过合作开发和各种融资,2013年融创对新增土地储备的应付账款合计为162.81亿元,其中2013年已付135亿元,未来两年仅需要支付剩余的27.8亿元。”
  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表示,在土地储备方面,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世茂已于宁波、杭州、济南、苏州、北京、武汉等15个城市增加住宅土地储备937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平均楼面地价约为4488元/平方米。
  龙湖集团则精准地把握时机,在面对2013年土地价格大幅飙升的现状时,其集中在竞争相对平和的一季度、四季度出手,以合理的价格购置了15幅新地块,总建筑面积达559万平方米,平均收购成本为每平方米3120元,平均溢价率约13%,在业内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地块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近城区域和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
  “房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土地储备,而优势地段、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为日后利润率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这就是房企为何争抢好地的原因。”宋延庆坦言,“虽然三四线楼市并不被看好,但北京等一线城市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依然火爆,预计这一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楼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周转为王 以快制胜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