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国产业结构迎来跃升新契机
——华夏幸福基业以创新思路探索中国产业升级路径
作者:永利


      刚刚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的背景下,我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的挑战巨大”。“在全球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创新支撑和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改革:重塑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优势”分论坛上,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轷震宇表示,致力于以实践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华夏幸福基业,目前正以创新的思路探索全球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并正在付诸实践。

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表示:“全世界正掀起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力量的对比”。“在过去一轮发展中,中国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主要占据了中低端制造业这一端;而德国和日本包揽了高端制造,美国则主导了创新和金融业。”轷震宇如此分析。
  魏建国表示,2008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产业构成都在进行新的调整和改变,致力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是提高传统产业的资本效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平安证券的分析师认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有低成本优势又有大市场优势,同时还有劳动力素质优势的国家,在第四轮全球产业转移大潮中,中国将占据主动机会。

产业结构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坚实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张永军认为,居民消费比重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继而又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业内专家指出,现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比重过低以及产业分布地区不均衡等。此外,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转型面临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张永军坦言,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过程中,其成败的关键就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他认为,政府要加强引导产业升级,把握调控尺度。此外,政府还应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励产业升级,为市场、产业发展创造宽松健康的环境。
  “中国不可能再依靠牺牲环境等手段去进行粗放式发展了。”轷震宇认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无疑是系统性创新问题。作为一个市场化的行为,目前华夏幸福基业已经在尝试加速孵化新的技术,通过市场化的管理和人才结构等推动产业升级的创新”。

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其实,企业的主动实践和积极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之路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过去的15年里,华夏幸福基业以环北京区域为试点,在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航天制造等多个领域深耕产业一线,不断创新产业升级手法,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轷震宇表示。
  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投资开发运营集团,华夏幸福基业自1998年创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以“打造产业新城、建设幸福城市,使所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企业使命,致力于以实践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据轷震宇介绍,在产业促进方面,华夏幸福基业建立了从产业规划到招商引资,从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到产业园区运营的产业集群打造体系,促使各类产业要素在区域集聚,快速形成产业集群,并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运营的河北固安为例;在2002年之前,固安全县年生产总值不足35亿元,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业园区奠基,引入了华夏幸福基业这一市场力量,拉开了固安快速发展的序幕。截至2013年12月底,固安全县年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年财政收入完成近30亿元;华夏幸福基业已为固安产业新城累计引入企业近400家,包括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雅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类科技研发机构与企业,以及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为核心的航天企业,以京东方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形成了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项目总投资570亿元左右。
  不久前,华夏幸福基业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其在海外的第一个高科技孵化器,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华夏幸福基业在硅谷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待项目成熟后,再用国内的园区作为载体来实现产业承载,找到了中美产业对接的路径,打造出可持续的产业价值链。”轷震宇认为,赴美孵化高科技产业项目,可以看做是华夏幸福基业产业促进的再升级。
  通过一系列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实践,华夏幸福基业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大发展。2013年,其整体销售额达374亿元,比2012年增长77%,公司资产规模超过600亿元。截至2012年底,其所投资开发的产业新城实现招商500多家,累计招商引资近700亿元,新增就业人口超3万人。目前,其所投资运营的产业新城主要布局于环渤海区域和长三角区域,版图遍布北京、河北、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湖北等地,辐射全国近20个区域。
(永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生活·楼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产业结构迎来跃升新契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