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你可遇到过这些事儿
——3月消费类要闻回放
作者:谭捷


    中移动资费套餐香港内地差价大
披露媒体:人民网

  近日,有内地网民在微博上称,“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68港元套餐:1700分钟通话、1万条短信,无限上网流量;而内地58元套餐:350分钟,10MB流量”,由此引发不少网民质疑。同一家公司推出的包月套餐资费为何在香港与内地有如此明显的差异?香港其他移动运营商又是如何收费的呢?一位中移动的高管表示,中移动在香港的业务是通过收购一家本土公司,进行独立运营的,会出台一些本土的营销策略,因此资费有可能不一样。香港市场上共有17家电信运营商,其中5家提供LTE商用服务,大多都推出了类似价格的优惠服务套餐,互相竞争非常激烈。

收380元包间费一酒楼被诉
披露媒体:华西都市报等

  3月18日,刘先生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酒楼用餐,因嫌大厅吵闹,点好菜后转到包间。结账时发现,包间的菜价不但比大厅上涨两成,还要被收380元包间费。刘先生认为酒楼收包间费属霸王条款,随后将酒楼起诉至法院,要求退还包间费380元。这起案件3月19日下午开庭审理,据了解,这也是自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成都市有关包间费诉至法院的第一案。
  律师陈小虎认为,酒楼先是未明确告知在包间用餐是要收取包间费的,侵犯了刘先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次,包间内的菜品价格已提高,酒楼在刘先生结账时提出收取包间费属于强迫交易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大众点评不足3个月被投诉182次
披露媒体:《东方早报》

  3月25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开约谈大众点评网。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称,约谈原因一是该公司元旦之后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两倍,二是投诉中反映的问题越来越有代表性,比如未消费团购费用不退、无资质商家公然参加大众点评的团购。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消保委提到,如果消费者团购后没实际消费,参与商家会将钱退还大众点评,而大众点评则“顺手装入自己的腰包”。
  上海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调来关于大众点评的投诉,发现自元旦至3月23日,关于大众点评的投诉已有182件,远超过去年同期的54件。“翻两倍的数据,一来说明团购、网络消费发展迅速,另外也说明大众点评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必须进一步规范其管理。”唐健盛说。

浴场遭窃索赔被告知要等先破案
披露媒体:东方网、《青年报》

  今年年初的一天晚上,朱先生前往上海市天涯海角浴场洗浴,将钱物放在标号580储物箱里。这个储物箱为浴场统一配置,电子锁,门一关上就会自动锁上。洗浴后,他取物时发现,储物箱的门虽然仍然锁着,但存放在里面的钱包不翼而飞,钱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1000元港币,另外还有价值六七千元的消费卡。另一位消费者刘先生说,他与朱先生同一晚遭窃,存放在储物箱内的一部iPhone5S手机丢失。
  3月5日,记者现场采访时,天涯海角值班经理黄女士称,除了朱先生、刘先生及他们所透露另一人遭窃外,还有人反映遭窃,“具体几起记不清了”。事发后,警方已介入调查,浴场已向警方提供了有关监控视频等材料。朱先生等人告诉记者,事发近两个月,浴场仍没有给出善后解决方案。对此,黄女士称,需等警方破案后解决。
  上海海朋律师事务所徐亦律师对此认为,浴场应该先行赔偿。顾客与浴场间纠纷为民事纠纷,法律上没有“先刑事后民事”说法,不能以警方破不破案来决定是否对顾客进行赔偿。

深圳多家4S店强收新车高额上牌费
披露媒体:人民网、《人民日报》

  购车必须在店内上牌,代理费在1500元至2500元不等,收费标准是车管所正常收费的10余倍。近日,记者走访了广东省深圳市多家品牌车系4S店,发现不少店存在这种情况。
  记者来到深圳市宝安区嘉进隆汽车市场的一汽大众深圳南方腾龙4S店。该店新宝来1.6L自动舒适版官方指导价为114660元,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等费用后,总价为14万元,其中上牌费为2000元。当记者询问能否自行办理上牌时,该店销售人员表示,购车必须在店内上牌,否则“不能将车提走”。
  记者走访发现,不仅在一汽大众4S店,深圳市多家品牌车4S店均存在购车强制上牌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市代理公司提供上牌服务的市场价,仅为500元左右。这意味着,即便4S店所有的上牌业务都找专业的代理公司办理,也可以从中获取最少1000元的利润。
  北京市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的黄训律师表示:“如果4S店规定必须由它代理上牌作为消费者买车的前提,代理上牌的价格存在比客户自行上牌高出很多的利润,这就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市场垄断行为”。

一手机3分钟耗流量费近4万元
披露媒体:《长沙晚报》

  一张从中国移动湖南公司浏阳分公司打出来的GPRS详单上清楚地记载着,今年3月7日,一用户以CM-NET/3G方式上网,时长为3分31秒,产生的流量为3962936.01MB,通信费为39629.36元。看到这样一组数字,今年57岁的浏阳市居民李女士半天没有缓过神来:1分钟1万多元,这个天文数字是怎么产生的?
  3月7日下午3时,她发现手机打不出去了。由于没有用手机上网,李女士对此提出质疑。中国移动湖南公司浏阳分公司工作人员称是李女士手机中病毒的结果,产生的费用需要客户自己承担。此期间,李女士与家人3次到移动公司与工作人员沟通,均未得到解决。
  了解到此情况后,记者陪李女士一起来到中国移动湖南公司浏阳分公司进行沟通。浏阳分公司负责人蔡女士随后来到现场,向李女士道歉,并派员工为其缴纳了500元话费,让其手机复机。她表示,如果确实因公司系统问题给李女士带来多余费用,将双倍返还给李女士。

当当网用户账户屡遭盗刷
披露媒体:人民网

  近日,来自安徽省的吴先生通过人民网的投诉平台反映,他的当当网账户在1月6日遭到盗刷,金额为1200多元,与当当网交涉后,没有得到对方合理答复。吴先生发来的当当网账户的图片显示,1月6日,他的当当网账户订购了一款小米红米3G手机,金额为1198元,加上运费,总计支付金额为1228元。然而,这笔订单并不是吴先生所下,订单收货地址也不是他在安徽省住址。顺丰快递的物流截图显示,订单是发往广东省肇庆市,签单人显示为吴先生的女友。“我跟女友一直在安徽,也没有通过当当网订购这款小米红米手机,怎么钱就自己没了?”吴先生对此不解。
  无独有偶,来自广东省的魏先生3月6日打开当当网账户时发现,自己账户里700多元的预留资金被盗刷,邮箱和电话也都被篡改。
  用户账户遭盗刷并非个案。3月9日,当当网证实,此次用户账户被盗金额总计123164.76元,涉及113位用户。通过系统及人工手段已拦截61342.16元,用户实际损失为61822.6元。当当网则在给人民网的邮件中分析称,这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邮箱验证的方式修改了用户的账户信息并最终完成盗窃。
  两年前,当当网就已经发生了用户账户遭盗刷的情况。两年后,当其他电商网站在逐渐加强自身漏洞修复之时,当当网用户账户再次被曝盗刷,而当当网把责任推给了“不法分子”。

携程支付信息漏洞涉及93名用户
披露媒体:《新京报》

  3月22日,乌云漏洞平台发布消息称,携程网用户支付信息出现漏洞。漏洞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码(即卡号、有效期和服务约束代码生成的3位或4位数字)以及银行卡6位Bin(用于支付的6位数字)等。有网友表示已经冻结或者更换自己在携程上使用过的信用卡,部分网友还表示要跟携程“告别”。
  经查,携程网的技术开发人员之前是为了排查系统疑问,留下了临时日志,因疏忽未及时删除。目前,这些信息已被全部删除。携程方面表示,共涉及93名存在潜在风险的携程用户,已通知相关用户更换信用卡,携程将负责全部费用,且每人补偿500元礼品卡。
  互联网法律专家胡钢对记者表示,网络服务公司如果故意存储用户的支付信息(携程已表示并非故意存储),属于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出售、非法提供、非法窃取个人信息属于犯罪行为。如果携程并不是故意存储,并不属于上述行为,也应该承担未能充分保护用户信息的民事责任。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要闻·舆情】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你可遇到过这些事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