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近日,记者从辽宁省打传办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巩固辽宁打击传销工作成果,防止传销反弹和回流,辽宁省将于4月开始到7月底,开展打击整治传销集中行动,强化宣传是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发布打击网络传销第一号警示。
据辽宁省打传办介绍,网络传销越演越烈,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网民在选择网上投资入股、购买基金股票、加盟连锁做生意、上网交友聊天、上网入会缴会费及网上购物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高度警惕,以免被诱骗,误入传销陷阱不能自拔。
据悉,网络传销的主要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电子商务”式。纵观近几年发生的网络传销,不少是以“电子商务”的外衣掩盖网络传销之实。不法分子首先注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再以此名义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打出电子商务的旗号,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近几年来的网络传销案,80%左右都是这种名为电子商务网站实为网络传销的形式。
二是“免费获利”式。2011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不少“免费获利”、“增值消费”式传销行为,宣称“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消费增值”、“循环消费”、“消费=存钱=免费”、“消费满500返500”等,欺骗性强,诱惑力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结果最终上当受骗。
三是“网上创业”式。“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吃着火锅刷着微博,月收入10万元”的网络传销宣传十分诱人。一些网络传销分子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从而达到发展会员进行网络传销的目的。
四是“网络博弈”式。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
五是“爱心互助”式。某些网站时不时宣传一些有“特别功效”的生物保健品,宣称入会后就能便宜或返利,以此进行网络传销。一些传销分子,利用人们纯真的爱心和追求健康的心理,打着“关爱他人身体健康”的幌子,吸引人们加入健身保健联盟,达到传销骗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