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近年来,贵金属纪念币收藏和投资群体不断扩大,制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违法犯罪行为迅速蔓延,尤其是新发行金银币品种成为重灾区。中国金币总公司负责人指出,随着网络经济越来越发达,网络销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现象更为严重,而且隐蔽性强,破案难度大。有关部门应加大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建立遏止违法犯罪行为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人民币,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与其他形式的人民币并无不同。贵金属纪念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采用金、银等昂贵的原材料制造而成,制作工艺精湛,艺术欣赏价值很高,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收藏者和投资者的青睐。
记者了解到,很多消费者因购买假冒贵金属纪念币而上当受骗,甚至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目前,市场上的假冒金银币通常有两种:一种虽然采用纯金、纯银制造,但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的国家法定货币;另一种是金银纯度、重量不够的臆造币,根本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而是私自制造的。
2013年11月,四川宜宾市消费者赵女士在网上以2000多元的价格购买一套《马年》贺岁金银币。经中国金币总公司特许授权专营店鉴定,这套金银币外观与真币大致相同,但制作工艺粗糙,金银币证书没有水印,被认定为冒牌货,令她懊恼不已。
从2012年至今,宁夏银川市消费者汪先生花4万多元购买近30套金银币。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鉴定,这些带着所谓权威金融机构合格证书的金银币全部是假货,而且是使用不知名的金属制造而成,没有一丁点金银含量。其中,他花3万多元购买25套《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金银纪念币,盒盖上面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的字样。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发行过《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金银纪念币。
1月9日,江西省一名消费者在某网店花198元购买一套《十二生肖》贺岁纪念币,共12枚,采用木盒包装,外包装上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字样。经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货币金银处鉴定,该套纪念币系仿造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至2014年发行的《十二生肖》流通纪念币。公安部门经侦查发现,此类假币大多通过互联网销售,在网上销售《十二生肖》贺岁纪念币等类似产品的店铺多达400余家,卖家的注册地址遍布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市。
中国金币总公司负责人表示,制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必然给国家法定货币造成人为的认知混乱,客观上降低了国家法定货币的权威性,既侵犯了国家货币发行权,也侵害了货币的公共信用。这种违法行为具有多重社会危害性,不仅破坏了国家货币管理秩序,扰乱了钱币市场正常秩序,还给购买假冒贵金属纪念币的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和心理阴影,对有效扩大贵金属纪念币收藏和投资群体也非常不利。有关部门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构成犯罪的违法分子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中国金币总公司作为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总经销单位,积极配合公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对制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使制售假冒贵金属纪念币犯罪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金币总公司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上网购买贵金属纪念币,尤其是金额较大的贵金属纪念币,尽可能到中国金币总公司下属的直销公司或者特约经销商处购买,也可以到钱币二级市场中比较大的商户处购买;对售价特别便宜的贵金属纪念币要保持高度警惕,金银币价格紧跟国际金银价格的变化而浮动,可以通过国际金银价格加上制造成本计算出合理价格,太过便宜的金银币必然是假冒产品,不要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消费者要学习贵金属纪念币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防伪辨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