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中国房地产摇摇欲坠、危在旦夕、地产危机爆发、楼市崩盘、今年是房地产的逃命年……近来,各种关于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怎么了,会不会出现危机?近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星河湾集团召开的“2014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峰会”上,经济学家、企业领导一致认为,在目前供求关系平衡的局面下,未来将是品质地产的天下。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房地产市场在经过十多年的快速上涨后,出现适当的价格回调有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以住房开发为主的投资阶段将成为过去,非住宅市场未来将面临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房地产总量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住得好坏的问题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趋势。”
在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看来,第一居所因为有良好的教育、医疗等配套优势,或许不会受到太大冲击,而在荒郊野外建的房子则有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当市场进入煎熬期,消费者对开发商的约束力就会增强,于是会有更多的人开始知道买房子要看品牌、讲品质,这是市场深刻教育的结果。”
对于此轮市场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要以平常心看待目前正在出现的市场调整,我更愿意将其看成是市场在回归新常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状况。如今,房地产行业已从早期的供不应求走到了供需大致平衡阶段。此时提出品质为王理念是个好时机,因为现在正是购房者关注品质的时候。”
星河湾集团副总裁张学凤表示:“星河湾聚焦于打造业主的第一居所,这是企业抵抗市场风险最有力的武器。在房屋投资属性被去掉的当下,居住属性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房屋有没有市场,有没有消费者愿意埋单,最重要的就是看其能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