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绿地集团深度介入金融资产管理业务
作者:房欣


      本报讯 近日,绿地集团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双方在资金募集、产业整合、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在资产管理、联合投资、资本运作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计划在3年内合作规模达到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中央鼓励金融产业创新、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的背景下,此次合作将对绿地进一步深化金融产业投资布局、充实和完善金融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金融产业是绿地集团的新兴次支柱产业,近年来,绿地积极打造金融全产业链,组建了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与贵州、江西、广西等省区进行全面金融战略合作,设立了金融产品交易所,在上海、宁波、重庆、南昌、青岛、贵阳等中心城市设立了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并入股多家金融机构。未来,绿地将进一步发展建立涵盖信托、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多元化金融业务结构。
  据悉,绿地和中国信达的合作将专注于两方面业务:一是金融资产重组,绿地将对重组后的优质房地产等金融资产项目进行再次开发,之后再推向市场,形成房地产等领域独特的“重组资产—优质资产”业务模式;二是信托业务,中国信达所属中国金谷国际信托公司在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依托双方产业优势,金谷信托与绿地集团拟在发行集合信托计划、发起产业基金、投融资咨询、置业开发等方面开展业务合作,重点投向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汽车服务等领域。
  “绿地正积极拓展在金融领域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目标是打造‘大金融’,深度介入包括金融资产管理、信托、投资银行、小贷公司运营等业务,自主参与经营。未来几年,绿地将持续加大金融板块投资,快速提升规模和盈利。”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当前国内的金融行业正转型进入大资管时代,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加快,资产管理业务边界不断扩展,投资范围扩大、投资门槛降低,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信托等行业之间的竞争壁垒淡化。“绿地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不仅市场口碑好、融资能力强,还可通过境外融资获取低成本境外资金,当下难得的行业机遇与企业自身优势的相结合,促使了绿地加快壮大金融产业。”张玉良表示。
  目前,绿地集团旗下的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已制订了下一步发展规划:通过短、中、长期的合理布局,逐步获得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牌照。今年,其业务规模预计将达200亿元,计划实现利润超过15亿元;明年,其目标锁定在业务规模超过500亿元,实现利润超30亿元。 (房欣)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楼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地集团深度介入金融资产管理业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