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机票、签证,互联网旅游的价格战正越来越广泛地波及整个旅游产业链。对电商而言,以低价抢掠市场,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已成惯用打法。但需要思考的是,打破了旧的商业模式,如何重建新的商业模式?价格战导致的结果不一定是赢家通吃,还有可能是两败俱伤,甚至损害了整个行业。
有人会说,互联网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免费。但免费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用户,是为了在用户身上攫取更多的附加商业利益。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总是要赚钱才能运营,无非先赚后赚而已。且免费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资讯、食品、服装、酒店、机票,质量应该不会打折扣,而基于人的专业服务,如何在免费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呢?
中青旅控股总裁张立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所谓价格战,玩真的就是自杀,玩假的就是他杀。从客观规律上看,价格战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消费者必须明白:牺牲价格必然会牺牲服务体验,当服务变得廉价甚至“无价”时,那就不要对服务的品质抱有太大期待。
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这个时代,互联网化是传统旅行社,乃至所有传统行业的必经之路,不去正面拥抱互联网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但同时也要谨慎避免“互联网化”成为一个陷阱,把传统旅行社再度拖入恶性竞争的泥沼。比如说,互联网有追求低价的基因,而传统旅行社在过去若干年的低价竞争中已经做到无价可降,再拼低价,只能把行业引向彻底塌陷。要明白,问题的核心在消费者,与其说要传统旅行社去迎合互联网,不如说去迎合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
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很多旅游企业意识到:单一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更完整品类的旅游服务是一大趋势。但任何产品创新都应以提升消费者体验为前提,价格战提供了实惠,但并没有提升体验,甚至还在损害体验。笔者始终坚信,我国消费者早晚会从重视价格转向尊重服务,有服务优势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旅游企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事物,改变了消费习惯和商业面貌,但有些事物是互联网无法改变的,所有产业存在的基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传统旅行社要坚守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否提供更高效优质的专业服务,创造更深刻的旅游体验,滋养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而并非是无止境的降价。
(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