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再现P2P跑路事件
作者:周重耳


    ■周重耳
  继网金宝、融信宝跑路后,又一家北京P2P平台“失联”。7月28日,投资者在网贷天眼论坛上发布消息称,北京善安合财富平台跑路,这也是今年以来北京出事的第三家P2P平台。

“善安合财富”疑跑路

  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全称为“北京善安合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为“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福星花园服务楼1幢3层308室”。然而,该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物业只有一层,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投资公司。
  据了解,该平台于2014年6月14日上线,2014年7月27日23时开始网页打不开,客服电话提示已关机,客服QQ亦无人应答,这距其上线仅仅44天。根据该平台网站的介绍,截至7月26日,善安合财富平台已融资达1785.5万元。业内人士表示,从该平台注册地址子虚乌有这一点来看,这应该是从起初就抱着诈骗的心态建立的纯欺诈平台,其发布的融资数额也可能存在水分,卷款的具体金额还有待更多投资者的出现。

10月份或现倒闭潮

  来自网贷之家的数字显示,7月份全国共有P2P运营平台1283家,其中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北京的P2P平台数超过70家。
  据统计,7月共有8家平台跑路或提现困难,包括广东2家、上海2家,北京、浙江、福建和广西各一家。目前,问题平台累计已达154家。
  针对跑路平台,业内人士介绍,跑路平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欺诈性的,这类平台上面的债权一定是虚假的,用户投资后资金并未打给借款人,而是进入了平台主自己的腰包;第二种是因为风险控制能力差,平台坏账过高,导致入不敷出,最后只好跑路。
  网贷天眼副总裁袁涛表示,2012年至2013年10月份是网贷平台跑路的高峰期。今年随着监管的逐步到位和互联网金融持续的火热,而年底又处于行业借贷业务繁忙期,P2P平台倒闭潮可能会出现在10月份。

慎选P2P平台

  尽管P2P平台跑路事件不断,但投资者难以抵抗高额收益诱惑,P2P市场成交量屡屡攀升。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7月网贷行业总成交量达209.59亿元,较6月(修正后数据160.40亿元)环比上涨30.67%,日均成交量达6.76亿元。网贷之家预计,2014年全年P2P总成交量将突破2500亿元。
  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的监管思路也逐渐明晰。据了解,央行已于近日对已经拟定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向机构人士征求意见。
  而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亦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上透露,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将有P2P监管细则规划出台,同时细化了P2P监管的五条导向:首先,要“明定位”,P2P机构是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自身不承担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的职能,P2P公司应当“不碰钱”;第二,P2P机构应与客户资金严格隔离,实行独立第三方托管;再次是“有门槛”,P2P机构应具备一定的从业门槛;此外,还要“重透明”,面向出借人的充分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最后“强自律”,鼓励行业自律规定,及时推广行业最佳实践。
  业内人士提醒说,在P2P监管的靴子即将落地之际,不乏一些滥竽充数的平台想在监管前夜大赚一笔。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深入了解和判断,找准靠谱的P2P平台。在投资时,要多研究企业管理及领导层背景,关注平台运营时间的长短而非规模大小,了解其风控模式和发展势头,而不要只盯着高收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再现P2P跑路事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