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刚
“我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享受旅游的乐趣。”采访中,多位残疾人向记者表达了这一愿望。
事实上,残疾人旅游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6亿残疾人,其中美国有71%的成年残疾人每年至少出国旅行一次,他们每年旅行的总花费额高达135亿美元。由此可见,开发残疾人旅游市场既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的收入,也有助于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而要想避免残疾人在游玩时步履维艰,就必须为其打造一条平坦的“旅游大道”。
首先,要有更多的旅游业从业机构和人员积极参与进来。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针对残疾人的旅游产品,这主要是因为旅行社嫌雇佣手语导游、医护人员及租用无障碍旅游车麻烦且费用高。由于残疾人大多收入较低,因此旅行社觉得定价高了没市场,定价低了不赚钱。其实,拓展残疾人旅游市场更有助于旅游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社会形象往往比高额的利润更重要。所以,只要线路设计合理、配套服务规范,再加上要求家属陪同,这样的产品未必无利可图。
其次,应从法律层面保证残疾人旅游的权利,例如强制要求景区、酒店等设置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便于残疾人出行。如此一来,旅行社开拓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除了旅游机构外,公益组织也可以加入到帮助残疾人实现旅游梦的行动中来。例如近日,中青旅联合红丹丹文化助盲交流中心、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了盲人旅行团“听城”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虽然类似的公益活动有很多,但相对于残疾人旺盛的出游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出门旅行是人们调节身心的良好方式,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更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情绪和压力。因此,满足残疾人的旅游愿望既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旅游企业无私地拥抱残疾人旅游市场这片蓝海,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出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