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田珍祥
近日,一款“冰桶挑战”的慈善行动风靡全球——往自己头上泼一桶冰水,再点名3个人在24小时内加入冰桶挑战,不敢挑战就捐钱赞助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研究。“冰桶挑战”之火连日来已从国外烧到中国,“冰桶挑战”位居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第一位。在网民赞许与质疑交织的声浪中,“冰桶挑战”仍在持续发酵。
话题背景
“冰桶挑战”是为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筹款而发起的接力游戏。史蒂芬·霍金就是ALS患者。“冰桶挑战”的规则是,受邀参加挑战的人浇一桶冰水在自己身上,并拍下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然后再点名邀请3人继续接力,被点名的人如果24小时之内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向ALS协会捐款100美元。
根据美国ALS协会在其官网发布的数据,得益于“冰桶挑战”的火热,自7月29日该活动展开至8月16日,该协会已经收到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捐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0万美元。去年同期只募捐到了140万美元。
“冰桶挑战”最先在科技名人圈发起。参与“冰桶挑战”的科技大佬们不断将“冰桶挑战”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如FacebookCEO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苹果CEO库克、TwitterCEO迪克·科斯特罗等。挑战引来大量网友围观,活动迅速扩散到体坛、影坛、歌坛及政坛。比如在欧洲,曼联队球员弗莱彻在完成挑战后便点名让葡萄牙球星C罗来挑战。
“冰桶挑战”的旋风也刮到了中国。8月18日,国内不少企业家也应邀加入,小米雷军、360周鸿祎、百度李彦宏、优酷古永锵等相继加入。随着“冰桶挑战”的持续,已经有刘德华、章子怡、周杰伦等50多位明星发布了完成挑战的视频。强大的明星效应使这场慈善接力获得了广泛关注。截至8月20日17点,微博上“冰桶挑战”的阅读量已近8亿。
点赞 名人推广有趣
记者检索发现,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对“冰桶挑战”慈善模式赞不绝口。一位网友说,无论如何,它能给罕见病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觉得应该为这样的慈善活动点赞,总的来说我认为‘冰桶挑战’是非常具有传播效应的慈善活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郭嘉告诉记者,从网络反馈来看,“冰桶挑战”吸引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传播效果非常好。“‘冰桶挑战’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的视频内容,然后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打破了以往慈善活动的固定套路,迅速吸引了网民的眼球。”郭嘉说,风靡的原因可从几个角度看: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具有趣味性,消费名人,自然会增加关注度;对公众人物而言,也是自我或企业的宣传;对慈善活动而言,则是迅速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郭嘉进一步分析为,“冰桶挑战”形成了圈子效应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社交网络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冰桶挑战’对参与者进行公开点名就是一个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认可。”
郭嘉说,至于很多人讨论活动是否纯粹,她觉得不必太过挑剔。“如果能将善意以有趣无害、成本低廉的手段传递,那么偶尔的‘不认真’又何妨呢。”“无论‘冰桶挑战’是不是有炒作的嫌疑,其中都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陈钟林对记者表示,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可以看到公众的慈善意识和行动能力比之前更强,大家更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关注这样的事情,这是社会的一个进步。
“作为公众人物来讲,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尤其是我们要看到这是一种慈善活动的创新,较之前呆板的募捐方式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进而带来良性的互动。”陈钟林说。
吐槽 娱乐作秀恶俗
“冰桶挑战”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但同样质疑声也不少。
网友“雪吹西门说”在微博上表示,随着周鸿祎、李彦宏等宣告加入,“冰桶挑战”似乎也有风靡中国社交网络的势头。不过,与美国人乐在其中的纯粹精神不同的是,中国科技大佬们的行为,看上去都“有所图谋”,比如周鸿祎就用作自我宣传,并在微博上教育用户要用360学术搜索了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记者随机在网上采访了两位表示质疑的网友,网友“这梦真热”打趣说,如果冰桶挑战的水都能节约出来捐给非洲,似乎影响更大。
网友“这梦真热”表示,之所以质疑是因为感觉中国的一些企业家是“凑热闹”、“为了提高知名度”,而不是真正为了慈善。此外,随着这项慈善活动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一些演艺界的明星们似乎都把此当成了提升人气的“噱头”,“露点”、“裸身”渐入镜头。“好像变了味道。”网友“这梦真热”说。另一位网友“海蓝下的风”则表示,“冰桶挑战”本来觉得很好,但后来觉得越来越多的名人出来凑热闹,有的人更是当作炫耀的资本,作秀的味道越来越浓。“这样的搞法,我感觉有点‘慈善传销’的味道,炒作大过公益,对这样凑热闹拉人气的人,咱们也应该站出来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