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深入有序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访广西东兴市副市长、工商局局长李健
作者:兰润萍 顾艳伟
图片


    今年3·15期间,李健(右一)向消费者介绍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资料图片

■兰润萍 本报记者 顾艳伟

  李健,一位在工商部门工作了20年的“老工商”,现任广西东兴市工商局局长,今年5月份,他又多了另一个头衔——东兴市副市长。2013年底,广西区工商局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放在东兴市工商局,在李健的带领下,东兴市工商局开始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并联审批”提升效能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确实激发了很多人注册公司的欲望。”李健告诉记者,当时咨询注册公司的人几乎每天都挤满了政务中心的工商登记窗口,并且在试点一个月后,就新登记注册60家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0%。“注册资本认缴并不意味着不缴,注册后,公司认缴资金不到位,或者出现天价公司怎么办?”记者问。
  李健说,为防止企业主在认缴资金时信口开河,重蹈过去虚报注册资本的覆辙,必须把风险监控这根“弦”绷紧。“除了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铺垫以外,我们会对拟登记公司及其经营项目进行评估,明确提示认缴高额注册资金后,无实际经营项目存在的风险,帮助和引导企业主合理认缴注册资本,确保公司信用。”
  “此外,注册登记仅是核准企业的主体资格,企业的经营资格则由相关职能部门处置,我们依托政务中心的监察平台推出了‘并联审批’措施。”李健告诉记者,该措施整合了工商、质监、国(地)税、公安部门的力量,实行工商营业执照、国(地)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印章刻制“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部门联办、统一发证”的“一照三证一章联办”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李健说,“并联审批”让相关部门共同登上了改革的大舞台。通过“并联审批”不仅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也可以及时向其他职能部门传递市场主体的信息。

工商机关不唱“独角戏”

  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又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得东兴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得到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经营者的广泛认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东兴市新登记企业692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93%。
  作为东兴市副市长,李健不仅全面谋划东兴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有序开展,还同时分管质监、边贸、海关、烟草等部门。李健表示,东兴市政府为他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也更好地诠释了东兴市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视。“没任副市长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有时不是很顺畅,自担任政府领导后,就顺畅多了。”李健说。
  从今年9月1日起,东兴市工商局依照广西区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开始推行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制,即实行“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度。除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的7个项目外,共有60个审批项目由前置改为后置。
  “‘并联审批’只涉及4个部门,后置审批则涉及几十个部门,如何让这些部门积极参与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让公众和这些职能部门认识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不是工商机关的‘独角戏’,而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改革举措,就看我这个副市长如何做到‘长袖善舞’了。”李健笑着说。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时讯·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入有序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