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女德学堂”火得太荒唐
作者:田珍祥


    ■本报记者 田珍祥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16个字在广东东莞蒙正国学馆“女德学堂”被形容为学堂倡导的女德信条。近日,有媒体报道,这一类“女德班”目前在全国都已出现,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引发批判质疑声一片。有专家指出,在批判“女德班”的同时,也要理性面对其背后折射出的当代女性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

观点匪夷所思

  微博认证为“时评、书评人王传言”发表博文称,“女德班”遍地开花,这其中有家长的殷切希望,也有着各类培训机构逐利的推波助澜。反观各地“女德班”的现状,完全可以用良莠不齐来形容,有的只是打着“女德”的幌子在进行招摇撞骗。“我在网上看到这篇消息了,除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还有‘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的惊人言论,这种言论真可谓匪夷所思。我觉得无论男人女人,平等、尊重是前提,而有一些‘女德学堂’否定了一个作为人的基本属性,很不道德。”首都师范大学一位姓张的女同学对记者说。

折射心理问题

  在男女平等已成主流价值观的当下,任何强调女性“退避隐忍”的观点,注定都要面临道德不正确的诘难。既然如此,为什么这类“女德班”有源源不断的生源?“我觉得这说明现在很多女性有这一类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女性面临心理压力无从解决,便求诸上‘女德学堂’这样的途径来缓解。”网友“海鸥之蓝面”对记者表示,从报道中来看,不少女性都面临一些生活矛盾,如孩子叛逆、夫妻关系紧张、婆媳关系不融洽等等,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女德学堂”,试图通过“听课”来找到解决矛盾的“偏方”。
  “仅就现象来看,在物质、经济、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精神层面容易空虚迷茫,关于这点恐怕大部分人都会承认。”在南方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的孙晨对记者说。她认为“女德学堂”之所以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其宣扬那套旧道德受欢迎,而是迎合了一些群体的心理需求。
  “但我依然坚决反对这种‘女德学堂’所散布的思想,完全是扭曲的。”孙晨认为,女性选择麻痹自己、折磨自己,让自己逆来顺受是一种思想上的倒退和滑坡,让自己陷入旧道德的陷阱,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从中获取扭曲的心安理得,恐怕得到的结果会变得更糟。但孙晨也认为,从“女德学堂”反映出的问题来看,女性心理层面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各方关注。

有悖平等原则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对此表示,虽然没有做很广泛的实证研究,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女德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宣传妇女要遵守一些传统道德。从内容看,实际它违反了我们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平等原则。“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如何去除糟粕,取其精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探讨。对于此类所谓的培训班的培训资质及培训内容,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审核及监管。”杜洁说,传统道德固然有其可取之处,然而随着传统生活模式的改变,很多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已不再适用当下。在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保持家庭稳定和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如果过于强调一方服从一方,并不合时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女德学堂”火得太荒唐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