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神似骐达,不是骐达
——试驾启辰晨风
作者:张鹏
图片


    ■本报记者 张鹏 文/摄
  9月15日,基于日产聆风平台打造的东风日产启辰晨风正式上市。作为东风日产旗下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启辰晨风早就备受各方关注。如今可以享受各项补贴、优惠后18万元左右的售价,更是引发市场轰动。
  启辰晨风驾乘感受究竟如何,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动力和操控性能又表现怎样?不久前,记者就在北京对启辰晨风进行了一番试驾。

看“脸”:神似骐达

  初见晨风,颇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无论是整车线条还是前后大灯,很容易就让人想起同是出自聆风平台的骐达。尤其是从侧面看,流畅的线条、轮廓,都与骐达极为相似。要不是尾灯有所区别,还真让人以为眼前的是一款新骐达。
  进入车内,延续日产内饰设计风格的晨风,与骐达也有几分神似。先不说中规中矩的方向盘和略显朴素的中控台,就连以硬质塑料为主的材质,也与骐达如出一辙。可以说,晨风从内到外,都有着十分明显的骐达影子。与之略有不同的是,晨风的后排腿部空间相当不错,180cm身高的记者坐在后排,并不感到局促。

看“腿”:轻巧不失稳健

  虽然从外观内饰上看,晨风与骐达有些相似;但一旦发动起来,电动车、燃油车之分立刻显现出来。
  与传统燃油自动挡车型一样,晨风也同样有P、N、D三个挡位。记者将小巧的换挡杆挂入D挡、松开刹车踏板后,车子开始缓缓向前移动。在整个启动过程中,记者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而且在之后的高速行驶阶段,仅有些许胎噪和风噪。
  在最初10分钟的平地路段,记者都保持在30km/h-80km/h的中低速行驶。平心而论,在这个速度区间内,晨风的加速感,并不逊于3.5L大排量的运动型轿车。不过记者也留意到,当速度超过70km/h后,由于车子本身的功率有限,再提速的话,明显感觉力度减弱。
  而在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就进入了能量回收模式,电动机就会开始回收车辆行驶的势能,转而为电池组充电。此前记者一直担心,这样的充电过程会不会影响到车辆的滑行能力,但真正驾驶起来才发现,电动车与普通车并无两样。即便是在选择ECO模式加强能量回收强度的情况下,车辆的减速力度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不过,随着进入上坡公路,晨风的短板也就暴露出来。作为一款以市区代步为主的电动车,晨风在上坡时会给人一种力道不足的感觉。虽然“油门”深度过半,从仪表台上也可看出电机的输出功率增大了许多,但动能提升不多。
  然而在下坡过弯时,晨风的表现又让人放心不少。虽然车身重量较之骐达几乎重了600斤,低重心在弯道转向时,明显能感觉出车辆重心转移的幅度更小,乘坐感也较为稳健。当车过减速带或者不平处时,较沉的底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悬架的滤震表现,驾乘者不会感到太大的颠簸,车身整体也较为平稳。

看“饭量”:进出适中,慢快结合

  半个小时过后,记者查看了一下仪表盘。在空调关闭的情况下,晨风行驶约25公里的电耗将近14%。
  这样算下来,满电情况下,晨风大概能行驶180公里左右;对于市区代步来说,应该足够。不过,倘若将空调打开、速度再提高一些的话,相信耗电量会有所增加。
  在试驾营地,记者尝试用快充模式对一辆仪表盘上显示电量为0%的晨风充电。从仪表盘上看到,可以自由选择充至“80%”和“100%”两种状态。而在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车辆显示已充好80%的电量。
  不过据技术人员介绍,如果长时间使用快充模式进行充电的话,电池组的损害较慢充更大,最好能够保证“一次快充、一次慢充”的使用频率。这样一来,电池的使用寿命将会延长至1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经过大约7300次充电后,晨风的电池容量依然能够保持在80%的水平。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充电之前,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需要充满电的时间。如此一来,车辆便会自动根据晚间电流情况灵活选择充电时段。
  鉴于本次试驾多是干燥路面,车辆在涉水路面行驶的安全性,还尚待验证。不过,根据厂家提供的信息,晨风的电池包是采用了高强度的钢板壳体保护,不仅能够抵抗高强度撞击,还能有效防止外来水渗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神似骐达,不是骐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