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大宝”遇到强生信条


  强生的信条通过管理层的传递被成功复制到大宝,“简单”和“环境纯净度高”的工作氛围,使得大宝成为一个“做事”的公司,而不是一个“作秀”的公司。
  医疗器材行业和药品行业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而在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大的成本在于品牌建设,创造一个新品牌的成本极高。

选择“大宝”

  20世纪90年代末,跨国公司开始普遍发现:他们的商品直接接触的往往是金字塔上层20%-40%的人群;而对于中国来说,基础消费市场则更为广阔。“对此,跨国公司一般有两种办法来解决:一是创造一个新品牌来弥补原来的高端品牌所缺失的市场份额,但这样容易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定位产生疑惑。”周敏涛说,“另一个办法则是收购一个已经成熟的本地品牌。”对于强生的本地管理团队来说,第二种解决办法显然更具优势。
  90年代后期,大宝凭借“大宝,天天见”的电视广告深入人心,成功树立起一个十分亲民的大众护肤品形象,并且希望能够借此向高端化妆品市场进发。但由于大宝自身研发后劲和市场推广能力有限,以及2000年前后,国际一线护肤品牌纷纷抢滩中国,为消费者们重新定义了高端的概念,使得国产化妆品品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和份额。
  虽然当时国内的护肤品市场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但从2003年开始,大宝的销售额便开始停滞不前;2006年则呈下跌态势,净利润也大幅减少。而与之相反,强生不仅在华的年均增速接近30%,而且拥有大宝当下所缺乏的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似乎对于双方来讲,并购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当时,强生并不是唯一的意向方,而大宝原来的管理团队对这个品牌怀有着非常深厚的情结,他们选择买方的标准并不完全取决于“价高者得”的原则。

成功并购

  2007年2月27日,国有控股企业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整体转让,挂牌价23亿元。强生的本土团队认为针对中国广大工薪阶层消费者加速拓展的时间节点已经到来。“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二个机会,在中国做消费品生意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如果没有规模效应,强生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就会遭遇瓶颈。”周敏涛说。2008年,在收购大宝的团队中,周敏涛负责制定大宝被收购10年后的营销计划。
  从财务角度看,这项价值不菲的并购属于一笔高风险投资。为了说服总部,本土团队通过大量数据和财务模型强调了收购大宝的战略意义。信条的力量和分权管理机制再次发挥了作用,美国总部最终选择信赖本土团队。
  然而当时,强生并不是唯一的意向方,联合利华、雅芳、宝洁等外企均有意竞购大宝。而大宝原来的管理团队对这个品牌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不仅希望这个民族品牌能够在未来得以延续,而且希望自己的员工都能得到最好的安置。在大宝挂牌出售后的一个月,强生成为夺标呼声最高的买家。
  2008年7月31日,大宝的原股东方完成了股权的最后交割。而对于强生在中国未来是否能维持高速发展,尽管管理者们已经围绕这一战略,制定了通过大宝进入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的计划,但一个企业的未来究竟能否和员工的期望保持一致,能否激发出员工为之奋斗的动力,才是企业战略所要经受的最大考验。
  企业兼并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融合和相互交流。老大宝的员工来自国企,新员工则来自四面八方,他们都不知道强生的信条与企业文化到底为何物。

传递信条

  “刚来的时候我在想,强生总是谈论信条是不是有点务虚?这些信条到底跟员工有什么关系。”大宝的财务部高级经理杨黎黎的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但随后,她和大宝的员工一起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强生企业文化给大宝带来的改变。
  强生并购大宝后,从信条的第二部分——关爱员工入手。大宝的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吕骞说,大宝在被并购时,近1200人的员工队伍中有1/3为残障员工,有很多员工都用手语交流。因此,大宝新上任的管理层要求新员工主动学习手语,以便与残障员工沟通。
  而在改善员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方面,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改造后的大宝食堂。收购后的管理层考察了北京亦庄多家大型企业食堂后,最终定下了这个整洁、能做出不同风味菜品的食堂。并且,管理层一开始就在食堂定下规矩:12点前,一线员工用餐;12点之后,管理层和办公室人员用餐。
  2009年作为并购后第一批进入大宝的管理培训生,佟宏玲刚来时,最担心的问题是大宝内部有强生的管理层,也有原来老国企的人员,这样的公司环境会不会很复杂。但现在,佟宏玲深有体会地说:“这个公司很简单,内部环境纯净度很高。”
  2009年是强生接手大宝的第一个完整财年,大宝实现赢利,突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瓶颈。面对这一变化,佟宏玲感慨道:“大宝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无论从个人情感,还是公司责任感上讲,我们都希望它能好好地一直走下去。”(本文摘编自《与信条对话》一书》)
  结束语:从7月14日起本版陆续从强生《与信条对话》一书中为您选取了13篇文章。它就像一部纪录片将强生公司在中国的故事以原味呈现,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强生的窗口,真实展示了一群负责任的人在做负责任的事的故事。通过员工与信条的不断对话,您从中可以看到百年强生对中国的承诺,在发展和挑战中的正确抉择,以及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给予强生的信任。其实,强生的信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两个字——责任,一种对消费者和客户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公司长期发展的责任。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强生对信条的承诺百年如一,与信条的对话也将会继续传承。正如《与信条对话》一书作者所说:“我们奉献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我们的信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食药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当“大宝”遇到强生信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