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除了国内游线路火爆外,各类出境游线路也非常受欢迎。然而,与在国内旅游不同,到境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与当地人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交流障碍,这就需要游客出发前做足“功课”,充分了解以下几点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风俗禁忌及办理入境手续等方面的常识,以免出现尴尬。
1.购买旅游保险
目前,国内游客虽然对出境游线路较为熟悉,但却往往忽视购买保险问题。若没有购买保险,游客一旦在境外遭遇行李丢失等问题,则无法获得赔偿。因此,建议游客在出发前购买一份旅游意外保险,以保障自己在境外的人身及行李物品安全。
2.慎重携带药品食品
人们外出旅游尤其到境外旅游时,难免会携带一些药品和食品,以备不时之需。这本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对入境人员携带的药品和食品都有特殊的要求,游客须在了解了目的地国家的相关要求后,再选择携带的药品和食品种类。特别是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药品须谨慎携带,因为很多国家禁止入境游客携带此类药物,如果携带将被海关扣留。此外,大部分目的地国家的海关都要求入境旅客申报所携带的药物及食品种类、数量。对此,游客应如实申报,否则一旦被查出,将给入境带来麻烦。
在携带食品方面,一般国家都不允许入境人员携带生鲜活物,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植物、肉类等。对于封装的熟肉罐头,须经当地检验人员确认后才能携带入境。肉松、腊肉、火腿、牛肉干等腌制类肉食,以及花椒等带有明显气味的调味品,也被许多国家禁止带入境。
3.了解目的地国家的风俗禁忌
国内游客前往其他国家旅游前,须详细了解当地的风俗禁忌,否则有可能与当地人发生冲突或是被罚款。例如,在泰国不能用手摸孩子的头,进入寺庙前须脱鞋,女士见到僧侣时须避让,游览皇宫时女士不能穿短裙或凉鞋;在印度不能抱当地的孩子;在新加坡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否则须缴纳高额罚款等。
4.妥善保管证件
对于到境外旅游的游客来说,护照是最重要的证件,一旦丢失将给离境带来麻烦。随着中国出境游需求的不断上涨,一些国家的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了中国游客,偷盗其财物事件时有发生。很多游客习惯将护照与钱包等重要财物放在一起,认为这样最安全,其实不然。这样一来,一旦钱包被盗,护照也会跟着丢失。最好的办法是分开存放。
另外,在吃自助餐时,切忌不要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将包袋或贵重物品放在餐桌上自行取食物,这样可能造成财物丢失。
5.保留酒店信息
对于出境游游客来说,不通晓目的地国家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建议游客到达当地酒店后,妥善保管好酒店的信息卡,一旦与团队走散或自由行时找不到路,可向当地人或警察出示卡片,以便对方为自己指引方向。
6.问询中国大使馆的联络方式
出境游游客达到目的地后,应先向当地导游或酒店人员问询中国大使馆的联络方式,以便在走散或遭遇不测时,能第一时间与中国大使馆取得联系,确保人身安全。
(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