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敏
“最近一年以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坚决贯彻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监管,把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重点监管的食品品种加强综合治理。同时组织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地提升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介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抓了顶层设计、生产许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初步构建了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
去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制定出台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规定》《关于开展在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作的通知》等10多个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提高了质量保障水平、落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为严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准入关,《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提高了生产许可的准入条件,为此食药监总局统一部署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要求各地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审查工作。明确由8家食品检验机构统一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证检验工作,获得许可企业的名单和产品信息已经在食药监总局网站公布。
马纯良介绍,为有效防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风险,食药监总局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和排查的工作力度,据统计,去年食药监总局组织的风险监测共抽样4133个,同时加大了监督抽检的力度,去年以来食药监总局组织各省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监督抽检,抽查样品2698个,没有发现不合格的样品。此外,抓好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的日常监管,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企业必须要有自建自控的奶源,加强对原辅料的审核、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全项目检验、建立记录制度等,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各地加强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督检查,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飞行检查。“经过审查,全国有82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获得重新许可,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审查和申请注销的企业有51家,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审查和申请注销的企业占比达到近4成。通过这一轮发证检验,初步建立了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技术数据库,可以说我国乳粉生产企业的安全和品质都获得很大提高,国产奶粉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业内专家、君乐宝乳业品牌中心总经理邱唯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