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路易·威登、普拉达、古驰等多个奢侈品品牌业绩下滑——
消费需求转变致大牌在华“失宠”
作者:宋牧野


      近日,美国贝恩咨询公司和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全球奢侈品市场调查报告》。内容显示,2014年前8个月,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消费增长率为10%,与2013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预计到2014年年底,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将达到人民币1178亿元,比2013年下降2%。这是自2000年该调查启动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结果。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市场的变化或将导致整个亚洲奢侈品市场增长放缓。
  事实上,奢侈品品牌业绩疲软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初见端倪。据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近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销售额总体仅增长了4%;其中皮具的销售额增长3%,葡萄酒和烈酒的销售额下跌7%。另据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达(PRADA)9月份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整体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20.6%。此外,其今年计划开设新店的数量也将从80家削减至65家。英国奢侈品品牌巴宝莉(BURBERRY)集团刚刚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尽管销售额上涨了14%,但同比增幅却下滑了5个百分点;知名奢侈品品牌古驰(GUC-CI)的销售额继今年一季度下跌3.7%后,二季度继续下跌5.7%。
  在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奢侈品在华业绩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需求的转变。“过去若干年,奢侈品的销量之所以在国内飞速增长,完全是由市场需求推动的,品牌运营者并没有任何功劳可言。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越来越充分、透明,加之中国的新兴消费群体正在逐渐成熟,他们对时尚消费品的需求变得更加理性。而此时,品牌运营者并未做好服务与转型,从而导致了奢侈品市场开始出现细分和降温。”“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不断降温,使很多大品牌失去了在华的销售信心,纷纷撤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大品牌只是将重心放在了当前的利益增长点上,并未挖掘市场的深层次需求。”周婷表示,奢侈品要想在中国恢复良好业绩就需要进行渠道重组,未来的中国市场,仍是持续扩容且前景乐观的,但机会只会留给那些进行过市场细分且能够更加迎合消费需求的品牌。 (宋牧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费需求转变致大牌在华“失宠”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