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产童装品牌:打铁还须自身硬
作者:柳遥遥


      近年来,随着国内成人服装业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服装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童装市场,如今已有诸多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向这一领域渗透,纷纷加速推出本品牌的童装产品。然而尽管如此,与国际大品牌相比,我国的童装产品无论在款式设计方面还是营销理念方面,仍相对滞后。
  对此,相关专家指出,只有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培育自主童装品牌,才能使我国的童装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童装生产企业逾万家,并形成了广东东莞、浙江湖州、福建泉州、河南安阳、四川成都等多个核心产业集聚区。2013年,我国的童装产量约为50亿件,其中内销20亿件,出口30亿件,实现销售额1300亿元。“这些数字虽然看上去喜人,但事实上,国内的童装品牌在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软肋,特别是缺乏与国际大品牌相媲美的强势品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认为,目前我国童装业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
  第一,从市场方面看,目前童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包括阿迪达斯、耐克、巴宝莉、古驰、迪奥在内的诸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加快了抢滩中国童装市场的步伐。基于此,多数国内童装品牌由于缺少知名度而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导致很多国内童装品牌只能在二三线城市销售。
  第二,从商业环境方面看,在国内,童装品牌面临着进店难、进店贵的窘境,甚至有些商场为了提高档次,要求自主童装品牌再注册一个英文名字,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这对品牌文化的打造和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从企业自身方面看,国内的童装企业普遍存在品牌意识不够强、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我国逾万家童装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约有200家,不足整体企业数量的2%,约有60%的企业以代加工为主。“品牌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张莉表示,政府应建立系统的品牌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品牌创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企业应强化品牌意识,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增强品牌创建能力,并在品牌设计、商标注册等方面实施相关的保护措施。 (柳遥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产童装品牌:打铁还须自身硬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