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8月至10月底,我国口岸累计排查来自疫区人员26235人,发现有发热等症状者88人,未发现埃博拉确诊病例——
境外、途中、口岸:严密防控埃博拉
作者:黄显斌 姚敏
图片
图片


    由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成的解放军首支援助塞拉利昂的医疗队队员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疫情第一线。 黄显斌/摄
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前,严格按照流程互相检查防护服穿戴情况。 黄显斌/摄

■本报记者 姚敏
  埃博拉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目前疫情主要发生在西非国家,但存在向周边国家蔓延的风险。近日网络传言宁波、青岛发现疑似埃博拉病例,后经证实子虚乌有。可怕的埃博拉病毒真会来袭吗?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严密防控?个人又该如何科学防范?

卫生疾控部门加强防控应对

  “目前国内没有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网络类似说法纯属谣言。”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表示。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防控方案,如指导各地开展检查疫情发生国来华人员工作、进行发热病例的筛查、做对接触者的隔离观察等。”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埃博拉疫情援助和防控发布会上介绍,为防止疫情传入,国家卫计委正在做加强疫情的分析研判、保持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联系、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态势等工作。此外,加强对防控工作的指导,制定了病人在口岸的转运、医院防控感染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防控方案。
  “到目前为止,没有我方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也没有中国公民在境外感染的情况。”王文杰说。据悉,埃博拉疫情发生后,为体现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已累计向疫区派出包括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在内的200多名专业人员,下一步我国技术援非抗疫的重点是通过开展培训,传授我国急性传染病防控经验,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疫情扩散。另一方面,国家卫计委与援助前方建立联络机制,确保在前方的医务人员工作的安全、及时、有效。
  在国外援助,在国内强化疫情防范应对。记者获悉,目前已完成了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救治机构、院前急救机构等专业机构的人员培训。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在全国确定了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培训国家级的埃博拉诊疗专家。同时各地卫生疾控部门在10月底已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有关预警、技术方案要求,完成防控应对机制措施自查,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部署相关防护诊疗工作。此外,近期许多医疗机构还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个人防护、病例判定、转运救治、消毒隔离等各环节的培训演练。
  记者了解到,在埃博拉疫情防控“前沿阵地”的广东,防控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广东口岸是全国直航非洲航班最多的口岸之一,每月非洲直航广州航班达160余架次,此外还有来自非洲的人员经香港、卡塔尔等境外国际枢纽机场中转入境。目前广东已确定27家定点收治医院及3家病例筛查检测机构,成立临床救治、防控、病原检测专家组,制定感染防控预案。

三道防线拦截病毒于国门外

  一位刚下飞机的旅客走过成都双流机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窗口时,红外线体温监控系统发出警报,显示旅客体温达到38.6摄氏度,机场检疫人员立即上报疾控部门,经初步判断疑似埃博拉病毒携带者被换上防护服送上救护车……这是11月7日,为提高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四川省卫生、检验检疫、公安、边防、民航等联合举行的防控口岸输入埃博拉演练的一幕。
  记者获悉,为防控埃博拉入侵,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除卫生部门外,我国多部门采取举措。“针对持续蔓延的疫情,质检总局筑牢三道防线严防埃博拉疫情传入。”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8月至10月底,我国口岸累计排查来自疫区人员26235人,发现有发热等症状者88人,未发现埃博拉确诊病例。
  三道防线是如何拦截病毒于国门外的?记者了解到,三道防线是指境外、途中、口岸,即境外防线要求西非疫情发生国加强离境检疫,防止有发热等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的人员赴华;途中防线要求有关国际航空公司在重点航班上加强宣传,落实有症状者申报、初步处置、及时通报第一入境口岸等措施;口岸防线强化登机检疫、体温筛查、医学巡查,针对美国、西班牙出现输入性病例并引发本土病例的新情况,强调检疫过程的可追溯性。要求对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和接触过患者的人员视其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检测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机场有体温检测仪对入境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入境查验遇有来自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员,将进行特别处置。

勿恐慌加强个人防护

  面对全球防控严峻形势,专家认为尽管存在输入性零星病例的可能和风险,但基于中国近年来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的丰富经验,疫情在我国传播的可能性很低。
  “埃博拉病毒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峰认为,“非典”之后,中国无论是在政府、医护、技术还是公众层面,都已形成对烈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识,而且实时信息监测和风险评估与沟通体系的建立,检测、防控病毒能力的提升,让中国在预防埃博拉病毒入侵方面更有把握。“我国已采取措施应对潜在威胁。”全国最大的传染病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姜天俊表示,还是存在埃博拉传至中国的危险因素。我国与埃博拉疫源地的人员往来频繁,不少非洲国家的朋友乐意把中国作为首选目的地国家。此外,不少一线城市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参差不齐,传染病病毒易繁殖。此外,占人口比例较高的老龄人口抵御疾病的能力低。
  专家强调,由于埃博拉病毒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只要不接触病人的个人物品、伤口、体液等就不会被传染。“只要没有或者切断传染源,就不可能有二次传染,公众无需过度恐慌,各部门与媒体都有责任普及疫情基本常识和防控措施,提高民众对病毒的认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重大传染病防治专家李兰娟表示,中国不存在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源,只可能是输入型病例,因此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减少、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很重要。“目前埃博拉尚没有疫苗,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两大关键措施。”全军知名心理咨询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心理门诊主任李琳提醒人们不要恐慌,但要保持警惕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建议民众有效获知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埃博拉的相关信息,不听信传言,理性地面对埃博拉。
  专家提醒民众平时加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多喝鸡汤、鱼汤,不食用未煮熟的食品。尽量不去疫区,如确实要前往发生疫情的国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埃博拉病人或疑似病人,避免与高危动物如黑猩猩、豪猪、果蝠、猴子等接触,不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
  若在21天内到过发生疫情的国家,应留意健康状况,如出现突然发热,同时出现乏力、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其中任何一种症状,立即拨打120,告知医护人员相关情况,听从安排,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一旦家人或邻居出现埃博拉症状也不要惊慌,要让其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如已接触到患者及其体液或周边物品应尽快用肥皂水洗手,以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3·15年度报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境外、途中、口岸:严密防控埃博拉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