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11月初,全球有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美国、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西班牙等8个国家的近500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病毒感染人数达到约1.3万人。埃博拉病毒感染和致死人数最多的是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三个非洲国家,同时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人数也在增加,达到约600人。
埃博拉病毒及其临床特点是什么?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埃博拉的全名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著名传染病专家、全国最大的传染病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介绍,埃博拉是目前已知的最致命的人类疾病之一,1976年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由此得名。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介绍,接触传播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埃博拉病潜伏期为2-21天,潜伏期的传染风险小。一旦发病,发展十分迅速,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中风、心肌炎、肺炎和多脏器受损。发病两三天后就可能导致死亡,病毒威力很强,致死率高达50%—90%,主要病理特点是皮肤、粘膜、多器官广泛性的出血坏死。
应注意埃博拉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的区别。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说,当病人出现脱水时,需要利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实施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重症病人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
抗击“非典”英雄、著名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疗对埃博拉病毒感染无明显疗效,有计划地收集埃博拉病康复患者的血清,分组对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老人、儿童、妊娠妇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进行早期输注,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晚期输注效果可能不明显。
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制的进展情况如何?从全球情况看,目前关于埃博拉病毒疫苗的测试工作仍在进行,如果疫苗能在今年12月份之前通过安全测试,西非地区有望明年1月开始接种试验性埃博拉疫苗。对于国内药物及疫苗的研发进展,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介绍,国内疫苗研发目前仍处于临床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