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旅游年的主题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文化遗产游成为旅游业新亮点——
■本报记者 孟刚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近日表示,2015国家旅游年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这意味着,包括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在内的多个世界文化遗产将再次被重点推广。
旅游机构热推
自2014年6月,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各类旅游机构都在打造与之相关的产品。其中,反应敏锐的旅行社首先推出了西北和江南两条文化遗产游线路。之后,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网站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包括跟团游、自驾游、一日游等。
记者在携程网上搜索发现,其目前已推出35条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旅游产品。由于丝绸之路跨越的省市较多,景点分散,因此这类产品的线路大多横跨两三个地区,例如甘肃+新疆、青海+甘肃、青海+甘肃+宁夏等,行程时间在6—10天左右,涉及的景点景区包括敦煌、嘉峪关、天山、青海湖等。另据记者搜索发现,携程网上有关“京杭大运河”的线路共有7条,其中一条名为“禅意江南”的线路行程为上海+杭州+普陀山+乌镇。其他产品还有浙江杭州运河夜游船、杭州乘船游览京杭大运河+宋城千古情巴士一日游等。
业内人士表示,丝绸之路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旅游路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和建设,已成为我国诸多旅游产品中极具吸引力的一条主题旅游线路。大运河沿线的华东城市群也一直是国内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这两条线路的申遗成功,势必带动相关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大运河为例,沿线有杭州、苏州、上海等著名旅游城市,其中杭州增加了大运河两大世界遗产,再加上其原有的西湖、西溪湿地、钱塘江等景区,旅游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苏州是运河沿线31个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城内有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四条运河故道,遗产资源也很丰富。
游客青睐跟团游
采访中,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马先生对记者说:“我从小就知道丝绸之路,所以它申遗成功后特别想去走一趟,看看沿途的景色和风土民情。既然明年是丝绸之路主题旅游年,看来我的这个计划有望实现了。”北京消费者曹女士也告诉记者:“文化遗产线路非常有吸引力,我和家人已计划好明年去游览京杭大运河,目的是让孩子实地了解运河文化。”
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表示,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包含了多处城池宫殿、宗教建筑、工事要塞、道路石窟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教育价值。
据携程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自申遗成功以来,“丝绸之旅”线路的预订人数增长较快,其中来自一线城市的游客较多。据有关人士介绍:“莫高窟在很多热爱文艺的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西藏,所以预订‘丝绸之路’产品的年轻人很多。而预订这一线路的老年人大多已经去过云南、桂林等常规旅游目的地,具有一定的旅游经验,所以希望到有特色的地方感受一下。”
另据统计,游客大多喜欢跟团游览丝绸之路,这是因为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与自由行在当地租车或包车相比,跟团游览更加安全划算。
站在保护角度开发
谈到世界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影响,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文化遗产游既能为消费者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旅游业的新引擎。
张运来表示,在古代,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路网以及大运河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将丝绸之路确定为明年旅游年的主题,既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历史,也有利于遗产保护,并能促进其沿线城市之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在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方面,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主任郭崇义表示,开发者要避免贪心。“贪心的结果可能是将来没饭吃,旅游开发要更多地站在保护的角度上进行,这需要多个地区统一规划。”郭崇义表示,除了开发者外,游客也应该提高对文化遗产景区的保护意识,做到文明游览。只有人们的保护意识提高了,文化遗产才能一直保留下去,成为天然的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