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股比放开”被叫停的逆向思维
作者:李永钧


    ■李永钧
  日前,发改委发布了修订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这意味着,汽车领域的整车合资企业股比仍未放开,仍将保持“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红线”现状。
  从去年始,关于放开整车合资股比限制的想象空间就一直在膨胀。去年10月,福特汽车总裁穆拉利表示,中国市场合资公司股权比例的放开肯定将成趋势,“福特非常愿意加入其中”。发改委修订版发布后,有评论称,叫停“整车合资股比放开”,穆拉利们一定要失望了。
  但以笔者之见,像穆拉利般的外资车企高管们并不需要对此沮丧,种种迹象表明,此番虽未放宽车企合资股比限制,却也透露出放开是未来汽车产业政策的大势所趋。而根据现行产业政策制定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只是一个指导性目录,并不是长期性的定论,因为《目录》会经常性修订,整车合资企业股比现在不变,并不意味着将来不变。对于整车合资股比限制这样的重大产业政策,则要由正在修订的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来确定。从经济全球化形势来看,放开汽车整车合资股比限制乃是大势所趋。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将以让市场更具活力、产生更多动能为目标,为此进一步的开放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扩大开放的大趋势下,汽车合资股比为何依然原地踏步?此次暂不放开合资股比限制的原因,一是整车合资股比限制是否放开,不仅是取决于汽车一个产业,而要看整个中国经济参与全球投资合作的情况,在国际市场利益博弈的取舍。二是内资车企和中国品牌汽车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空间来培育。一旦放开将会对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品牌汽车形成强烈冲击,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此次暂不放开合资股比的限制,使合资企业的中方赢得了打造自主事业的宝贵时间,当务之急是,尽快由合资公司的输血境况转向自我造血的更高层次,打造自主事业还得靠其自身。
  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国际贸易规则平等化要求呼声日益强烈、非关税壁垒保护做法愈来愈受到来自各种力量的质疑和挑战,汽车合资企业外资股比放开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股比放开”被叫停的逆向思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