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岱 文/摄
“每月投资三四百元就能做老板。”这样的事情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北京却已成为现实。时下,北京流行着一种经营模式叫“格子铺”,即先由店主租赁商场的一处位置或街面店铺,再将其打造成多个格子空间,并将每个格子空间对外出租,供第三方寄卖商品。格子的租金根据其在店铺所处的位置和尺寸大小而定,除了租金外,店主还可从格子的销售额中提取10%作为佣金。由于这种经营模式具有操作灵活、投资小、风险低等特点,因此深受年轻人的青睐。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的很多格子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管理难度大、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商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这让其销售热度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出现了销量下滑、发展停滞等现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格子铺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经营理念至关重要。
格子生意省钱省力
“每月仅花300元就能租下一个格子,算是拥有了自己的店面,相当于花很少的资金实现了创业梦想。”今年读大学四年级的丁晓莉已是一位资深格主。她告诉记者,经营格子很简单,既不用写商业计划,也不用缴入场费、管理费、水电费、押金等费用,可谓既省钱又省力。
据丁晓莉介绍,每个格子的出租价格因其在格子铺中所处的位置和面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月租金大约在250元—450元之间。格子的最短租期为3个月,部分店主会对一次性租满半年的格主进行优惠,即额外赠送半个月的租期,续租的格主也会有优惠。“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梦想,但往往因为没有资金而不能付诸于实践,格子铺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丁晓莉说。
据记者了解,除了大学生外,热衷做格子生意的还有白领阶层。在他们看来,经营格子有专人代管和售卖,既可以赚钱又与本职工作不冲突,是份不错的兼职。“我的日常工作需要坐班,每天朝九晚五,即使想做点小生意,也没有多余时间打理,格子铺正好可以满足我的需求。我租了格子后只需要把寄卖的商品放进去即可,日常的销售由店铺的专人来管理,不用我花时间去经营,所以很适合我。”白领王琦对记者表示。
对于格子铺的经营模式,很多网店的经营者表示肯定。韩先生在淘宝网开设了一家主要经营珠宝首饰的店铺。他发现,很多消费者购买时非常看重珠宝首饰的质感和佩戴效果,而网店难以满足这一需求。韩先生对记者说,如果在线下开个实体店,不仅流程繁琐,投入也大。每月花几百元租个格子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把网店中的一些商品放到那里卖,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能够一举两得。
商品同质化影响销量
据了解,格子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那时的主要寄售商品是二手玩具,这种销售模式在2008年左右被引进中国。随着时代地发展,格子铺里寄售的商品种类也丰富了许多,包括各类装饰品、化妆品、日用品、DIY手工艺品等。然而发展至今,格子铺却遭遇到成长烦恼,商品真假难辨、同质化严重,这使格子铺地经营陷入困境,难以突破。“刚开张时,格子铺的销售情况还不错,很多年轻人觉得新鲜又想兼职赚钱,便纷纷来店里租格子寄卖东西,但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北京天通苑地区一家格子铺的店主对记者说,格主们卖的商品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些化妆品和时尚配饰,不仅与周围商铺里销售的东西撞款,不同格主销售的商品也十分雷同。
记者看到,这家格子铺共有90余个格子,其中有1/4的格子在销售化妆品,有近一半的格子销售各类饰品。一位正在挑选商品的消费者对记者说:“现在的格子铺开得太多,卖的东西也差不多,让人有点审美疲劳。”
“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觉得格子铺人气很高,其实不然,商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让销量始终无法突破。”“papababy”格子铺的店主张先生表情凝重地对记者说,“经营格子铺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并不是把所有格子都租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如今,多数格主寄卖的商品都属于同一品类,卖出去这家的,就卖不动那家的,要想把众多格主的商品保管好、打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卖得不好,格主就会撤格,如此一来我的损失就大了。”
张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于一家格子铺而言,格子的出租率在50%以上才能保本,去除店铺租金、员工工资、物品损耗和各种杂费,一家格子铺每月的净利润也就1000多元。
如今,很多格主的热情都被商品的实际销售情况打击得无影无踪。“一个月就卖出3件商品,别说赚钱了,连成本都赚不回来。”格主胡小姐寄卖的商品是韩国化妆品,但在整个店铺中,销售同类商品的格子就有4家。“卖同一类商品的格子多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大了,自然会影响销量。”胡小姐无奈地说,除了支付租金外,还要从格子的销售额中提取10%作为佣金给店主,这样一来,我的利润就所剩无几了。
经营理念至关重要
“格子铺要想长久生存下去,经营理念至关重要。店主首先应明确店铺的定位和档次,然后打造出品牌,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某知名品牌负责营销业务的史明明对记者说,很多店主为了追求格子的“入住率”,对格主来者不拒,结果导致在售商品大同小异,恶性竞争加剧,不仅格主赚不到利润,自己的店铺也因此失去人气。她建议格子铺的店主有选择地进行招商,尽量让一些有潜力、有个性的商品入驻,这样才能实现差异化经营,让每个格子都赚钱,从而带动格子铺地运转。
史明明表示,由于格主并不直接参与店面管理和商品销售,而是由店主代劳,所以店主必须熟悉每样商品的用途、功效和使用说明,并将商品当成是自己的货品来对待。此外,有些格主可能因为工作忙而不能经常到格子店中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这就需要店主与格主及时沟通联系,避免商品出现滞销或缺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