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岱 文/摄
作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绿松石近些年在珠宝玉石市场上名声大噪,其价格也一路飙升,5年间翻了数十倍。然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加大,大量仿制、优化的绿松石制品充斥其中,令消费者难以辨别。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场、文玩市场后发现,标称为绿松石的商品数不胜数,种类包括手串、雕件、手把件、原石等。记者在北京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内一家主要经营翡翠玉石商品的店铺中看到,绿松石制品被摆放在了显眼的展柜里。该店店主称:“绿松石如今很走俏,许多顾客都是奔着它来的,所以我们把它摆在了醒目位置上。”
据记者了解,受产量稀少和政府限制开采等因素的影响,最近5年,绿松石的价格翻了数十倍。“2009年时,我在甘肃买过一些原矿绿松石摆件,当时的价格每克仅为三四元,品质好的每克也不过10元。而现在,品质好一点的绿松石价格每克高达2000多元,并且还有上涨趋势。”据奇石阁文玩店的负责人张伟介绍,“我做了10多年绿松石生意,在我的印象中它的价格从没有跌过,只是以前的涨幅比较小,这两年因为市场缺货,价格涨得非常厉害。”
随着开采量减少、市场需求加大,绿松石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看中,他们将仿制品或优化品混杂在市场中,蒙骗消费者。张伟介绍,绿松石的主要造假手段包括烧制、粉末压制等。其中,烧制是将一种白色的石头进行染色,再用高温烧制,使颜色附着在石头表面;粉末压制是将一些廉价的矿物材料捣碎成粉末状,注入颜色后再进行压制。目前,绿松石的造假技术非常高,仅从外表很难准确分辨真伪,而看重量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分辨方法。“压制出来的假绿松石重量较轻,颜色比真正的天然绿松石略深。”张伟表示,优质的绿松石密度极大,泛有瓷状光泽,颜色呈深蓝色或天蓝色。
除此之外,坊间还流传着一种用水浸泡绿松石的鉴别方法,即将绿松石浸泡在水中,看其是否变色,变色则说明是仿冒品,不变则说明是真品。然而在张伟看来,这样的鉴别方法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出绿松石的真伪。他为记者进行了演示:首先将一颗淡蓝色的绿松石珠子浸泡在清水中,使其一半露出水面;30秒后,他将该珠子取出。记者发现,浸泡在水里的部分颜色变深,摸上去有些粘手。随后,他又拿起一颗表面光滑的绿松石珠子,以相同的方式将其浸泡在水中。30秒后取出,记者看到这颗绿松石珠子的颜色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接下来,他将一颗由粉末压制而成的假绿松石珠子放入水中浸泡。30秒后取出,记者发现这颗珠子的颜色也没有发生变化。张伟告诉记者,第一颗和第二颗珠子为绿松石真品,只是第一颗珠子的质地松散,容易吸收水分,因而浸泡后会产生变色。而第二颗绿松石质地紧密,不易吸收水分,所以浸泡后没有变色。第三颗假绿松石因为经过人工处理,其密度相对较高,因此浸泡后也不容易吸收水分,从而未发生变色。由此可见,用水浸泡的辨别方法并不靠谱。
●小知识
绿松石产地及特点
世界上很多地方产绿松石,主要种类有以下几种:
1.中国湖北绿松石: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色和月白色。特点是结构致密,具有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呈天蓝色,具有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度高等特点。部分品种有蜘蛛网状褐色花纹,也属于优质绿松石。
3.美国绿松石:其颜色根据品质不同而差别较大,品质好的呈蓝绿色,质地紧密;品质差的呈苍白色或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为疏松,一般销售前需先进行人工处理。
(柳遥遥)
如何保养绿松石
绿松石有三怕:怕腐蚀、怕高温、怕碰撞。绿松石由于颜色娇嫩,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污染,佩戴时应避免与茶水、肥皂水、油污、铁锈、酒精等物质接触,以防止其变色。此外,游泳和洗澡时一定要将绿松石饰品摘下来,因为游泳池里的水含有大量消毒液和漂白粉,接触后会导致其变颜色;洗澡水因温度较高,容易打开绿松石的毛细孔,加速矿物成分分解,从而导致其颜色变得暗淡无光。
另外,不要让绿松石挨近火或在阳光下直射,以免其出现褪色、干裂或炸裂,也不要把绿松石放入超声波仪器中清洗,因为这种仪器容易将绿松石震碎。若需要清洁,直接用湿布擦拭即可。 (柳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