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纲举
2014年12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水龙头标准《陶瓷密封片水嘴标准》(GB18145-2014)正式实施。新国标在水龙头的节水性能、使用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并对消费者关心的铅、锑等17种金属析出物做出了限量规定。业内人士预计,由于新标准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未来水龙头的市场价格或将上涨。
新国标要求严格
去年爆出的“九大品牌水龙头铅超标”事件引起了消费者对水龙头重金属析出物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加快了《陶瓷密封片水嘴标准》修订工作的进程。新修订的标准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是因为其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对铅、铬、砷、锰、汞等17种金属污染物析出量的规定限值,并且将其作为了强制性条款执行。新标准实施后,市场上销售的水龙头均须符合新国标的要求,否则将受到执法部门的处罚。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对水龙头重金属物有明确析出量限值要求的只有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及北欧地区的一些国家。其中,美国规定了23种重金属物的析出量限值,中国规定了17种,澳大利亚规定了12种,英国规定了11种,北欧地区国家只规定了铅与镉两种。此次实施的新国标中的17种重金属元素析出量限值等同采用美国标准,比澳大利亚和英国及北欧地区国家的限定范围广,并且对技术指标的要求严格了很多。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标准趋于严格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上涨,对此,国内某知名卫浴品牌的质量管理总监表示,新国标的实施对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需要用含铅量更低的铜来替代传统的黄铜生产,这势必会增加生产成本。“含铅量小于0.25%的铜材料每吨价格比普通铜高出3000元左右,而要想达到低铅标准,生产企业除了要采用低铅铜外,还必须采用成本更高的加工设备,加工流程也要重新设计。”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国标在带动产品升级的同时,也将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20%—25%左右,这或将引发水龙头的市场价格上涨。
不过,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卫浴分会秘书长王巍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生产成本的上涨未必会直接催高水龙头产品的市场价格,其价格涨幅可能在20%以下。
消费者对更换持谨慎态度
水龙头重金属铅析出量超标会给人们带来多重危害,如今健康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那么,新国标实施后,消费者会更换家中的水龙头吗?若其价格上涨,消费者能够接受吗?带着疑问,记者日前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其中家住北京房山区的叶女士表示,自己家的水龙头已经使用了五六年时间,不漏水也没堵塞,没有更换的必要。虽说她家的水龙头也可能存在铅超标问题,但她每天第一次使用时都会放一会儿水,所以应该问题不大。
记者调查发现,与叶女士有相同观点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铅的问题没那么严重,其会渗透在水管中顺着水流被冲走,早上使用时多放几分钟水就没问题了。另外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我不更换是因为现在的水龙头价格太高,最低也要二三百元,高的则要上千元,如果再涨价的话,普通消费者真买不起了,而且更换起来也特别麻烦。”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