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决定建立《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
■本报记者 孟刚
前不久发生的中国游客大闹亚洲航空航班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国家旅游局宣布针对该事件建立《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并已将两名涉事游客纳入到该记录中。专家认为,仅靠这一手段来约束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还远远不够,应建立旅游个人信用体系,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不文明出游行为。
首次建立旅游不文明记录
向空乘人员泼泡面、扬言炸机……前段时间,几名中国游客在亚洲航空自泰国曼谷飞往江苏南京的航班上“上演”的不文明行为,严重扰乱了航空飞行秩序。随后,南京市旅游委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对外通报:涉事的南京康辉旅行社领队熊某根本未随团前往泰国,其擅自安排徐州游客马某履行领队职责。南京市旅游委研究决定,给予涉事领队暂扣领队证一年等处罚,同时将涉事游客的不良行为信息发至江苏省旅游协会,要求协会将其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国家旅游局监管司司长薛桂凤表示,通过这次事件,国家旅游局决定建立《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要把在出游过程中有不文明行为且因此造成恶劣影响的游客记录在案,让旅游企业、相关部门知晓情况,让有不文明行为的人为此付出一定代价。”薛桂凤说。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张吉林在上述事件发生后表示,为加强旅游秩序管理,警示更多游客摒弃陋习、文明旅游,依据《旅游法》第十三条,决定将两名涉事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信息纳入《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其中,男性游客记录期限为一年半,女性游客记录期限为一年,均从纳入之日算起。同时,向旅游企业通报这两项记录。
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
旅游个人信用体系亟待完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对于被纳入《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游客的处罚是,不允许旅行社为其办理出境游业务。这一处罚虽然并不算严重,但表明了国家大力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决心和态度,将起到较大的震慑作用。从国际上看,建立旅游不文明黑名单制度是较为常用的做法。未来,我国还应从限制出境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处罚机制。此外,还有专家表示,游客在国内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也应纳入个人信用不文明记录中。
从长远角度讲,我国应更加注重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表示,国家旅游局虽然将上述事件中的两名涉事游客纳入到《全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中,但这样的记录对游客来说约束力不大,因此从长远来讲,更重要的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据了解,上述事件发生后,江苏省旅游部门已启动了当地的旅游个人信用体系。江苏省旅游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涉事游客被纳入到江苏省旅游协会的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后,协会的会员单位都不会再为其提供旅游服务。
中青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省推出的个人旅游信用体系值得推广。旅游个人信用系统如果能在全国联网,将对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起到遏制作用。“目前在线旅游预订方便,虽然不文明行为者在江苏省被列入了黑名单,但他们还可以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订产品,或是到其他省市去参团,依然可以跟团出游,这样一来旅游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就形同虚设了。”这位负责人说。
文明出游离不开管理和教育
黄渤在帕劳潜水时捞到了中国香烟烟盒,赵根大在台湾景区刻字,“国安是冠军”字样现身伦敦圣保罗大教堂……近年来,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屡见诸报端。在这种形势下,除了建立制度约束体系外,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游客文明旅游?
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认为,要想提高部分国人的出游素质,一方面应建设综合、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对国民进行长期的公德教育;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也应做好规范、示范、引导工作。
戴学锋也认为,在减少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方面,旅行社和导游、领队都肩负着重要责任。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开好行前说明会,把旅行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纪律规范要求讲清楚”今后将被列为旅行社的行业标准之一,各旅行社必须遵守。对于领队、导游在监督游客文明旅游方面的职责,虽然《出境领队人员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执行情况不够好,因此,做好这些方面的管理将是旅游企业下一步的重要任务之一。
张运来表示,要想改变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习惯需要时间,也需要氛围。对此,戴学锋认为,文明旅游是民众文明素养的一部分,而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需要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法制是基础,教育是途径,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等方面加强教育,更需要构建相应的舆论环境,让不文明出游行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