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收费与归还无标准,是否该收取无规定,归谁监管不清楚,游客吐槽——
出境游保证金就是笔糊涂账
作者:孟刚
图片


  编者按 参加旅行团到境外旅游过的人都知道保证金这项收费,这是旅行社为规避因游客超期滞留而被使馆处罚的一种手段。然而,随着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保证金的收取出现了不少乱象,如各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不一,甚至同一家旅行社对不同团员的收费标准也存在差异,还有一些小规模的不法旅行社在游客归来后,延期返还保证金或干脆不返还保证金,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同时,也让人们质疑这项收费的合法性。旅游保证金到底该收多少钱?该以怎样的方式收取?该由哪个部门来监管?
  的确,动辄几万、十几万元的保证金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若将这笔钱糊里糊涂地交给旅行社着实让人放心不下。为了帮助广大游客弄清这些疑问,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探访。

■本报记者 孟刚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中港联合国际旅行社安贞门店向出境游团队游客收取了数额不等的保证金,承诺行程结束后返还。但当游客按时返回后,该旅行社却并未如期返还保证金,导致总计2000余万元的保证金不翼而飞,引起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这一事件也再次将“出境游保证金”话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记者了解到,许多到境外旅游过的游客认为,出境游保证金就是一笔糊涂账,游客对于保证金到底该不该收取,有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和归还程序,该由谁来监管等问题无从知晓,只能按照旅行社的要求办理,否则就无法参团。为了弄清其中缘由,记者日前对一些旅行社、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了采访。

旅行社普遍收取

  所谓出境游保证金,即国内有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在组织旅游者出境旅游时,为了防止游客滞留不归,同时为了分担被使馆停签、被旅游部门处罚等风险,要求游客在出国前向其缴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以此作为担保。游客若按期返回,则旅行社将全额返还保证金,反之将不予返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旅行社在组织游客出境游时都会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在收取额度方面,各旅行社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一位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表示,旅行社会根据游客的户籍、工作单位、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有出境经历等方面情况制定保证金额度。
  查阅资料时记者发现,越是低价出境游旅行团,旅行社收取的保证金额度越高。日前,记者来到北京一家小规模旅行社的门店,咨询赴日本旅游的保证金事宜。该门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到日本旅游,每位游客须缴纳不低于5万元的保证金。“之所以要收取保证金,主要是为了防止因游客出国后滞留不归而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这位工作人员同时强调,保证金只能以现金方式支付,旅行社不接受房产等固定资产抵押。这是因为游客在境外旅游时一旦发生违规行为,领事馆就会对旅行社进行处罚,这时旅行社会用游客缴纳的保证金来垫付罚款。如果游客用固定资产来代替现金,若遇到上述情况,则旅行社无法以固定资产垫付罚款。“除了去日本旅游外,到欧美国家旅游也要缴纳保证金,而且数额更高,每位游客要缴10万元。”另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证金的收取额度主要根据游客个人信息材料反映的情况及目的地国家可能发生的滞留率而定,例如欧美等发达国家收取的保证金额度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收取的额度较低。
  神州国旅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一个目的地而言,旅行社对每名团队游客收取保证金的额度也是不统一的。例如,旅行社对有固定资产和固定工作的游客收取的保证金额度相对低一些,对刚参加工作、老年人或没有固定资产的游客收取的保证金额度高一些。
  另据记者了解,就部分目的地而言,一些有实力的旅行社只需要游客提供存款证明,而不收取保证金。有的旅行社与银行合作,让游客在合作银行存一定数额的存款,这笔钱既可以当做存款证明,又可以作为保证金。

收取与归还无标准

  “我看有新闻报道称,一些游客去泰国旅游回来后,旅行社并未返还其缴纳的保证金。我也想去泰国旅游,真担心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女士疑惑地问记者,现在出境游缴保证金有标准吗?到底该不该缴?该缴多少钱?
  其实,与李女士有相同疑问的游客不在少数。为了搞清这一问题,记者日前拨打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并没有出台针对出境游保证金的相关法规和规定。对于游客是否要缴纳保证金、缴纳多少等问题由旅行社自行决定。游客可以拨打12301查询旅行社的资质。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国家旅游局的服务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从未要求旅行社向游客收取出境游保证金,旅游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出境游保证金收取规范和标准。
  除了保证金的额度外,记者调查时还发现,旅行社设定的保证金归还日期也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记者查阅了多家旅行社的出境游注意事项后发现,保证金的归还日期从游客归来后的一周到一个月不等,最长时间为游客归来后半年内归还。此外,缴纳保证金事宜一般都是旅行社的口头要求,并未注明在旅游合同中,这也是导致旅行社拖延归还保证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尚无相关法规监管

  既然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要求游客出境旅游时必须缴纳保证金,那么旅行社为何还要收取?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对旅行社收取出境游游客保证金行为一直没有明文规定,所以这属于旅行社业内的潜规则。而现行的《旅游法》中对旅行社收取出境游保证金的问题并未涉及,那么这种行为就如同商品买卖,属于《合同法》约束的范围。此外,由于旅行社的这一做法属于民间市场行为,协议签订双方均为民事主体,所以无法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监管。
  春秋国旅总经理杨洋告诉记者,从我国发展出境游时开始,旅行社业内就有收取保证金惯例,这是因为旅行社害怕承担游客滞留境外后使馆对其进行的处罚。以国内游客赴日本旅游为例,如果旅行团里有游客超期滞留在日本,那么组团社就会遭到使馆停止3个月至一年送签权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使馆还可能给予组团社永久停签的处罚,这对于旅行社来说损失巨大。所以从这个方面看,向出境游游客收取保证金也是旅行社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分会秘书长王岚表示,旅行社向游客收取保证金的做法属于市场行为,它遵循的是一种契约精神。游客和旅行社一旦签订了关于保证金的协议,就要完全按照协议约定来执行。在这一点上,行业协会无法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当然,行业协会也呼吁旅行社,在收取保证金问题上能够越来越规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出境游保证金就是笔糊涂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