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大表盘流行风转向
作者:戴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戴岱
  时尚界从不缺少霸气的表现,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越做越大的腕表表盘窥其一二,特别是直径在45毫米以上的表盘,尺寸简直与怀表不相上下。不过,过大的表盘对于腕径小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负担。商家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日前记者在京城多家购物场所走访时发现,许多品牌已将新款腕表的表盘尺寸缩小。这意味着,大表盘流行风潮正在转向。
  记者在北京翠微百货商场的浪琴品牌专柜看到,其推出的康卡斯系列60周年纪念复刻限量款腕表表盘直径只有35毫米,与此前该系列推出的表款表盘直径相比缩小了4毫米。“相对于大表盘腕表而言,表盘尺寸适中的腕表如今更受消费者青睐。”该专柜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尽管大表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彰显个性的需求,但佩戴舒适度的确不如表盘中小尺寸的,并且佩戴时容易磕碰。因此,在大表盘流行风刮过之后,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又将目光移到了中小尺寸的表盘上。
  记者走访发现,在表盘尺寸方面选择回归的不仅浪琴一家,还有格拉苏蒂灵雀系列腕表,其新款表的表盘直径为31毫米;泰格豪雅Calibre9自动腕表,表盘直径为28毫米;宝齐莱白蒂诗Queen款腕表,表盘直径只有26.5毫米。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腕表是从怀表演变而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取代了怀表。最早的腕表只有女士款,无论是19世纪初宝玑为那不勒斯王后制作的手链表,还是19世纪中期百达翡丽表厂为匈牙利王族夫人制造的手镯表,都是以功能性饰物为目的而设计的。因此,最早的腕表外形都十分精致小巧。“早期的女士腕表直径约在20毫米左右,男士腕表直径多在31毫米至33毫米之间,现在看来这样的尺寸真是不可思议。”在钟表文化专家白映泽看来,表盘尺寸的增大与人们生活的变化、审美观念的改变以及腕表的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最重要。”白映泽表示,在过去,小尺寸表盘被人们看作是优雅的象征,这一观念直至上世纪80年代大尺寸表盘石英腕表的问世而终结。此后,手工机械结构成为腕表的新卖点,于是腕表的尺寸干脆越做越大,以便让人们能够酣畅淋漓地欣赏到足够大的机械构造。“但尽管如此,表盘直径在40毫米以上的腕表对于大多数亚洲人来说,驾驭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白映泽说,鉴于腕表佩戴的舒适度以及亚洲市场在整个奢侈品市场中的重要性,如今新推出的腕表表盘直径稍稍收回了一点,这将成为未来腕表设计的一个方向。
●小知识
你适合戴多大尺寸的腕表
  腕径低于120毫米,适合选择表盘直径在30毫米以下的腕表;
  腕径在 130毫米—150毫米,适合选择表盘直径在31毫米—35毫米的腕表;
  腕径在 160毫米—190毫米,适合选择直径在36毫米—40毫米的腕表;
  腕径在200毫米以上,适合选择直径在40毫米以上的腕表。 (戴岱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4 版:生活·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表盘流行风转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