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勤于笔耕 孜孜以求
一名省级工商局长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思考
作者:刘铭


    ■本报记者 刘铭
  新年伊始,《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一书一度脱销,再现洛阳纸贵神话。有网友留言:“市场无处不在,交易随时发生。网络市场超越了传统交易市场的时间、空间范畴。创建一个公平、文明的网络市场,任务艰巨。这本书是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匠心独运之作,让我豁然开朗,成为我工作的良师益友。”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四川省工商局副局长、四川市场监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跃。这位出生于1958年的学者型官员曾两次荣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次荣获国家税务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40多篇。
  据杨跃介绍,《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是全国第一本关于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大型理论与实践读物。全书共60万字,以网络商品交易概述、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趋势、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网络交易信用体系等7个章节对全球网络商品交易的过去、现状、前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监管实践就如何有效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提出了建议。书中对网络交易的相关理论和网络交易的实践与方法进行了探索,厘清了网络交易的相关概念。针对近年来网络交易活动鱼龙混杂的情形,从网络经营者的义务、网络交易和监管平台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官员,杨跃在四川省工商局工作14年来,潜心钻研,勤于笔耕,孜孜以求,工作之余担任四川大学商学院MBA导师、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创作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三部曲”:2008年11月出版《红盾护农新天地》,2009年6月出版《红盾记忆》,2014年10月出版《网络商品交易监管》。
  谈到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和初衷,杨跃感慨地说,网络商品交易近年来在国内外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现代生活和现代流通的新方式。2014年,四川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5%。
  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监管带了巨大挑战。杨跃说:“近年来我对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格外关注,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力求更好地探索网络交易监管理论与实务。这本书浓缩了我自2008年以来对网络交易监管的全部研究结晶,展现了国内外网络交易监管领域的最新成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勤于笔耕 孜孜以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