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共立案1.33万件、起诉1834人
本报南京讯(胡婕 记者薛庆元)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在江苏省政府领导以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江苏省打击侵权假冒商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打击侵权假冒商品工作要点和任务分工,2014年江苏省各地行政执法机关围绕注册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等重点领域以及农资、建材、汽车配件、食品药品等重点商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据统计,2014年江苏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立案侵权假冒案件1.33万件,办结1.21万件,案件总数与2013年相比略有下降。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20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594人;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侵权假冒案件999件,起诉犯罪嫌疑人1834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侵权假冒案件1125件1883人。
在保护商标权方面,南京市工商局开展了“迎青奥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14万人次,立案查处侵犯青奥会标志案件108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1300件。南京海关深入开展针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绿茵专项行动”,查办侵权案件38起,查获涉嫌侵权的商品35.6万件。
此外,江苏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人民法院重拳出击,查办了一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打假专项行动和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泰州市食药监局查办的“6·10”特大非法制售软性亲水接触镜(美瞳)案、泗阳县食药监局查办的“6·26”特大非法生产销售贴敷类产品案和扬州市邗江区食药监局查办的卞某非法生产销售无注册证书医疗器械案,受到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表扬。
徐州市公安局侦办的花某等人制售假名牌化妆品案和孟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切割设备案被公安部“打假办”评为全国经典集群战役。连云港市灌云县检察院办理了公安部督办的陈某、徐某特大销售走私进口巴西牛肉案,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对8人依法批捕,涉案金额1300万元。徐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对利用侵权网站链接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的犯罪嫌疑人田某以侵犯著作权罪依法批捕,涉案金额140万元。
2015年,江苏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将继续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扎实开展春节“两会”期间集中专项整治、互联网专项整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专项整治、车用燃油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强化刑事司法打击力度,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