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
图为卞志良委员
■本报记者 王照重 文/摄
“全民健身是一个无限大的市场,只有全民健身市场实现了大突破,体育消费才会有质的飞跃,体育产业才会有大的发展。”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体育消费升级存障碍
卞志良告诉记者,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历史短、底子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产业市场活力、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具体来说,制约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群众体育消费意识不强。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但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广大基层群众往往把主要消费放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宁可就医,也不愿健身,更多的人根本没有把体育当作消费,对体育消费热情普遍不高。
二是体育消费水平失衡。尤其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低、投入小,体育场地建设滞后,健身器械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即便是在许多城市,体育健身场所的存量也相对不足,现有场馆商业运营模式僵硬死板,对基层群众的开放程度远远不够。
三是体育消费资源有待整合。体育竞技、体育表演、体育媒介以及体育医疗、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消费产业链,亟需有效挖掘、推介与整合。
鼓励家庭健身消费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提出要实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卞志良表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是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一个无限大的市场,只有全民健身市场实现了大突破,体育消费才会有质的飞跃,体育产业才会有大的发展。“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把国家的意志转化为全民的共识。各级宣传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介,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网络,如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多种媒体形式,加大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教育力度,全力推介全民健身,让体育消费也成为一种新时尚,倡导人人参与体育健身消费的新理念。”卞志良说。
卞志良建议推行家庭健身政府补贴,鼓励和推广家庭健身消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创造新的体育消费需求,关键在于全民参与。可以采取家庭出资、企业让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扶持政策,鼓励科学健身产品进家庭。”
盘活全民健身资源
卞志良认为,促进体育消费只靠政府投资刺激和建场馆是远远不够的,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企业和个人都参与进来。各级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权应全部推向市场,全力支持体育俱乐部的市场化运营,用市场的手段,把社会上每一个体育细胞的活性充分调动起来。
卞志良还建议,要努力打造区域体育消费新的产业特色高地。东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好,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体育资源,以举办各种赛事为龙头,带动多种形式的体育消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要充分利用资源的集聚优势和辐射效应,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开发体育旅游、体育休闲、体育文化等产业,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养生保健、登山、骑行、健身跑、漂流体验等特色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