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军/摄
■吴博峰
作为一大细分市场,小型车特别是微小型轿车市场近几年似乎逐渐正被人们“遗弃”。然而,众多车企不约而同地将“丢弃”已久的微小型车重新“捡拾”起来,并加大对产品研发力度。
在国家出台小排量车型免购置税和倡导绿色节能减排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后,众多车企盼望在阵痛之后迎来小型车发展的春天。而理想是完美的,现实却不如想象的那般好。
阳光“照”进小型车市场
从去年开始,小型车的新车型不断出现,这其中有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车、更新换代的车型,也有在原有基础上改动而生的两厢版车型。
马自达宣布将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发布马自达2,而全新现代i20有望在后半年正式上市销售;7月,全新两门smart和全新四门smart两个版本将正式上市销售;奥迪首款A00级小车A0则将在今年与广大消费者见面;标致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引入多款小型车;广汽丰田宣称将在三年内陆续推出更多衍生中小型车以此来扩充产品阵容;而宝马在宣布其未来10年在华战略之时,同样宣称将在小型车市场加大推进力度并预计将在2016年上市一款小型MINI,售价为十几万元。
这种情况,在华车企如此大规模力推微小型新车以往并不多见。
众所周知,距2015年中国市场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降至6.9升/百公里的“大限”越来越近。而国家燃料消耗限值标准不再针对单一车型,而是以车企为整体考核对象。如今,众多车企都在中国市场布局A0级、A级产品,希望顺利渡过“6.9L/百公里”的油耗考试大关。因此,在车企、消费者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小型车初露锋芒。
在节能减排“大限”越来越接近,新能源车的市场环境仍未成熟的情况下,小型车独特的优势恰好成为众多车企的救命稻草。
对此,雪佛兰北京合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顾问李学东认为,未来小型车市场将出现回暖迹象,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的节能减排对小型车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此外,按照规划,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需分别降至目标的大背景下,排量与轻量化方面都更胜一筹的小型车便有了诸多优势。
小型车市场被蚕食
然而,据全国乘联会2015年2月A0级车销量排行榜显示:众多车企中只有北京现代的瑞纳、上海通用的雪佛兰赛欧、上海大众的新polo、东风悦达起亚的K2突破万辆大关,其中瑞纳和赛欧已多月在两万销量左右徘徊;其余车型均达不到“万辆俱乐部”的标准。
从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的去年前10月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国内A0级轿车市场继续萎缩:销量同比下跌1.4%,由2013年同期的173.37万辆降至171.00万辆,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下降1.7个百分点至11.6%,在轿车市场的占比降至17.0%,下降0.9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更多细分市场的出现以及紧凑型车价格的进一步下探,小型车的处境正在变得日益艰难。因此,很多人认为小型车的未来走势并不乐观。
针对近几年小型车市场略显疲软的销量表现,有人认为主因是汽车消费结构的升级。确实,随着国内经济多年来的平稳增长,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而享受更高端的产品历来都被多数人看作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增购换购人群正呈明显增长趋势,再兼之国内汽车价格整体的不断下降,都在大力推动着国内汽车消费结构的升级。
国际市场调查咨询机构J.D.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曾公开表示:“随着汽车消费结构升级,国内消费者在轿车的选购上更倾向于中高级车,这就为中高级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北京现代特许经销商销售部专员张雪蕊认为,车企的重视度也对小型车市场占有率持续走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小型车的新车或更新换代率要远远低于中高级车市场,此前车企的重心或许并不在于此。基于这个原因的考虑,不少车企缺乏继续研发小型车的积极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销量更突出的紧凑型车或SUV车型上,不少车企对小型车的投入正在大规模缩减,一定程度上也会使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缩小,这直接导致了小型车销量的下滑。
尽管小型车市场仍处在低谷阶段,但除了在产品线上加快布局速度、加大营销推广力度与更全面地扩大经销网络之外,持续推进的价格下探,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诱惑。
自主品牌要抓住机会
从目前来看,相比于紧凑、中、高级市场,外资品牌在小型车市场的产品布局并不十分密集,小型车作为自主品牌早期发展的根基,在市场上有一定优势,仍然需要继续下功夫,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坚守住这块阵地,不然将面临在汽车市场的全线被动。
据乘联会今年1月份A0级车销量排行榜前10中显示自主品牌只有长安和吉利两家车企入选,这体现出国内自主品牌对小型轿车市场的重视程度尚待加强。
来到大众品牌北京经销店咨询的顾客刘先生就向笔者表示:“我想买一辆UP,但作为小型车高端配置车型的售价已经接近12万至13万元,而这种价格完全可以直接买到其他品牌的中型车。”
这就是自主品牌小型车市场最大的机会。
2003年奇瑞QQ的横空出世,使众多对自主品牌并不熟知的人们记住了奇瑞品牌。无独有偶,天津一汽夏利“满街跑”的盛景还依稀在目。10年前这些小型车成为了自主品牌的骄傲,尽管目前小型车市场的份额在持续下跌,然而与紧凑型轿车与中高级汽车被合资品牌全面占领的情况相比,自主品牌在小型车市场仍有机会。
不过笔者在实地调查时发现,很多自主品牌厂家在小型车方面下功夫不够,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够细致。因为“小”,重视程度就下降,由此导致小型车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不强,对消费者缺少吸引力也不足为奇。
对车企来说,首先要转变消费者对于小型车等于低质车的传统认识,让消费者在情感上与一款车的品牌精神产生共鸣。在整个社会中都培养起一种开小型车意味着更时尚、环保的生活态度时,小型车迎来市场的繁荣就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