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旅游市场环境下,“依法治游”更应体现于对旅游经营者的服务监管上。“咆哮逼购”的曝光,再次提醒旅游监管部门,针对屡禁不止的旅游服务欺诈歪风,要出重拳用重典予以整治,让广大游客游得更放心、更舒心。
■司马童
从福建厦门组团出发的 “云南4飞8日游”,价格仅为999元。类似的超低价旅游广告近日频频出现,吸引了不少旅游爱好者。999元还包含了4趟飞机票,参加如此超低价的旅行团会发生什么“故事”?近日,有媒体对此进行暗访调查,揭开了“厦门组团云南特价游”的种种乱象。(据4月15日《海西晨报》报道)
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为手段,诱骗游客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明显违反了《旅游法》的规定。而媒体调查发现,按照正常的收费标准,“云南4飞8日游”的总成本至少在5500元左右,是999元“特价游”的5.5倍。如此看来,参加了这种低价团,不遇上组织者软硬兼施甚至逼迫游客大量购物才是怪事了。
事实确也如此。根据媒体披露,这种超低价的“云南特价游”可谓乱象丛生:组团社称“记者、律师、旅游从业者暂不接待,如接团时发现,按3680元/人结算”,属于典型的职业歧视,侵犯人格尊严,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导游大都未挂导游证,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往往用餐饮发票或手写单据替代,既有悖于《旅游法》规定,还涉嫌偷税、漏税。
尤其令人闻之色变的是,一段视频显示,导游大肆“逼购”,对游客进行长达36分钟的咆哮“侮辱”,甚至变相地将游客“关”了近4小时……高强度的“走马观花”旅游,硬生生地把个别游客累得体力不支、中途上诊所治疗,然后一路挂点滴赶去机场。不少游客对此懊悔不已,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咆哮逼购”岂止羞辱了游客。然而,作为那些宣传营销的组团旅行社及目的地旅游服务者,如此无所忌惮地设下“特价陷阱”,将游客引入“受气苦旅”,无疑也是对《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无视和羞辱。“咆哮逼购”,看起来只是让部分 “体验者”吃够了苦头,却何尝不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监管执法的缺位。
在某些旅游服务的从业者眼里,相关法律法规只是管得了 “君子”,却管不了“小人”。他们之所以敢于“赌团”接客,然后用尽心机、不择手段地“榨”出可观利益来,无非是“把法不当法”,只管有利可图。
近期,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系列监管措施,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实,在笔者看来,在当前旅游市场环境下,“依法治游”更应体现于对旅游经营者的服务监管上。“咆哮逼购”的曝光,再次提醒旅游监管部门,针对屡禁不止的旅游服务欺诈之风,要出重拳用重典,让广大游客游得更放心、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