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15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全球旅游业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该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0。与全球经济2.3%的年增速相比,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的状态下表现出强劲活力。预计未来5年,全球旅游业的年增速将进一步上升至5.2%。
该《报告》依据全球141个经济体通过发展旅游业发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潜力,对旅游业竞争力指数做出排名。排名前10位的依然是传统旅游热门地区,包括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
与2013年发表的上一版《报告》相比,中国的旅游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从第45位跃升至第17位。该《报告》指出,中国拥有惊人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其每年举行的多个国际组织盛会带来为数众多的公务旅行者。中国在继续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机场等航空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该《报告》称,在内外部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体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该《报告》建议,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应采取措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运用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工具提供旅行搜索、计划、点评等服务。
此外,该《报告》还建议一些经济体提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进而提高未来的旅游业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学家罗伯托·克罗迪表示,游客在选择出行目的地时对当地的环境越来越敏感,借助媒体和互联网,他们能够掌握大量信息。很多经济体在应对旅游业挑战方面还有工作要做,如保护自然环境、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以及进一步推广文化遗产等,处理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