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岱
近日,一组安徽大学毕业生拍摄的创意毕业照在网络上引起关注。照片里,学生们身穿汉服、制服、婚纱等服饰,摆出各种有意思的造型,以此纪念过去的大学时光。据了解,创意毕业照兴起于2012年,随后在各大高校流行,被大学毕业生视为“致青春、展个性”的法宝。有学者指出,创意毕业照既是当下年轻人热衷释放个性的体现,也是其宣泄情感的方式之一。
意义非凡
身穿统一服装,在由自己创作的黑板画前摆出各种造型,时而张扬,时而含蓄……这是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小李和5名室友的创意毕业照。小李告诉记者,用这种富有创意的方式拍摄毕业照,既能展示她们的专业特长,也能表达她和室友的姐妹情谊,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小李对记者说,她给每张创意毕业照都起了名字,如“捕捉云彩”“压力山大”“大学四年”“我的变化”“路过青春”“毕业的最后一堂课”等。记者在一张名为“舞动心跳”的照片中看到,照片的背景是教室的黑板,上面画了6颗连在一起的心,小李和她的室友们每人用手托起一颗心。小李为记者解释道:“6颗心代表着朝夕相处的6个人,串连在一起的心代表着她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每人用手将心托起代表着托起未来和希望。”
另据记者了解,大学生拍毕业照时除了在背景上做文章外,还对服装进行精心设计。采访中,一些大学毕业生告诉记者,学士服已成为“骨灰级”的毕业照服饰,礼服、婚纱、旗袍、民国服、汉服、军装等也已成为毕业照的标配服饰,最流行的当属卡通、电影人物甚至是裹床单等另类造型。很多毕业生认为,这样拍出的毕业照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除此之外,大学生毕业照的拍摄地也五花八门,除了宿舍、食堂、操场、教室、阅览室、盥洗室等传统的拍摄地外,学生们还热衷在“分手地”“见面地”“拥抱地”“打架地”“挨批地”等场所拍照,以此留住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
许多毕业生表示,创意毕业照也许并不“高大上”,部分照片可能难以示人,但对于他们而言,这些照片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格外珍贵。
时代产物
已年过半百的王林,看到儿子的创意毕业照时难掩羡慕之情。他对记者说,与自己当年的大学毕业照相比,儿子的毕业照更能突出个性。
王林说,他毕业于上世纪80年代初,“单调刻板、整齐划一、难以辨认”是他对那个时代毕业照的记忆。“第二排第三个就是我。”王林拿着已经发黄的毕业照回忆道,“拍照那天,我们先在班级门口排好队,然后走到操场,在老师的指挥下分成三排,女生蹲在第一排,个子矮的男生站在第二排,个子高的男生站在第三排,任课老师坐在我们中间。拍照时,老师不仅要求我们姿势端正整齐,还必须以教学楼为背景。所以为了把教学楼照全,摄影师需要远距离拍摄,这使得照片上的人像都被拍得很小,几乎看不出面貌。”
是什么原因让本以严肃为主的大学毕业照变得活泼有趣?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他表示,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步入市场经济体系,只有有价值且独特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流通,“富有个性”是当代价值的重要基因。因此,一切突出个性的东西都会被关注,随后流行起来。大学毕业照是年轻人凸显个性的最佳载体,它的流行符合时代的发展特征。
情感宣泄
据记者了解,创意毕业照兴起于2012年,当时正值首批90后大学生毕业,求新、求异是这些年轻人的心理诉求。最初的创意毕业照还较为简单,仅是摆出几种有意思的姿势,参与拍照的人员也较少,多为要好的同学。尽管如此,这样的毕业照一经曝光便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不少毕业生纷纷效仿。如今3年过去了,大学生们为毕业照设计出千奇百怪的造型,成为高校毕业季学生们最热衷张罗的事情。王忠武认为,大学生之所以热衷拍摄创意毕业照,是因为此举可以宣泄他们对大学生活及未来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们怀念大学生活,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另一方,他们对未来既憧憬又胆怯,希望自己能勇敢面对就业或升学挑战,实现梦想。